本专著以价值链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智慧物流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线下物流价值链的优化与重构,构建了“互联网+”下的智慧物流价值链理论体系。从物流价值链管理的角度解析“互联网+”下的智慧物流模式、内涵、特征,系统研究智慧物流的形成机理、运行机制与发展路径,并从智慧物流与城市发展结合的角度,对城市智慧物流发展策略进行实证研
本书旨在探索土地供给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本书从土地作为政策工具的视角综述了现有文献,并梳理了中国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演进历程,分析了建设用地供给的特征性事实。在此基础上,本书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土地供给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限制土地供给会抑制企业的投资,其核心机制为土地的“准入许可”“价格信号”和“补贴载体”三种政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四分”研究》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分管领导任“四分”研究工作专班组长,设综合组、产业组、数据组3个组,按照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的思路,围绕粮油、畜牧、渔业、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八大农业主导产业和设施等编写而成,涵盖浙江省主导产业“四分”农机化发展现状、短板和弱项,并分阶段地提
自2022年起,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头雁”项目计划每年为每县培育10名左右“头雁”,全国培育约2万名,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一支10万人规模的“头雁”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2022年,项目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遴选了首批17800名“头雁”,42所优质高校入选“
本书在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社会信任理论、采纳过程理论、专业化分工理论等相关理论,以水稻种植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东北三省51个村的623户稻农,在新制度经济学基础上,构建“社会信任——生产服务外包决策(外包决策深化、外包决策程度)——收入效应”的分析框架,从社会信任视角对稻农生产服务外包决策(外包决策
本书共12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资源及环境的概念、分类、属性及特点,以及资源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分支学科及主要任务;第二章西藏概况:简要介绍了西藏自然地理概况、人口与社会经济情况;介绍了西藏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自然保护区相关理论及西藏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等;第七章森林环境:介绍了森林环境的概念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研究》深入研究了现代农业的各个方面,涵盖了产业体系、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可持续发展、政策法规、创业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现代农业发展的全面了解,探讨如何应对当前挑战,把握未来机遇。这本专著适用于学者、政策制定者、农业从业者以及对现代农业感兴趣的各界人士。通过深入的研究,读者将更好地
本书为学术专著,面向新时期耕地保护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在耕地数量趋紧、质量变差、生态环境退化等现实条件下,选取城镇化水平较高、非农化速度较快、人地关系较紧张的长株潭地区为研究对象,按照“压力—状态—响应—调控”的逻辑主线,集成地理学、生态学与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耕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景观安全三个维度对长株潭地区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当前的乡村振兴模式中存在着盲目复制的问题,即将一个地区的成功经验简单复制到其他地方,忽视了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和特点。此外,在产业融合的实践中,乡村二产融合不够,即农业与非农业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本书以问题为导向,旨在通过对乡村资源禀赋特征与旅游业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提到了要预防重大疾病发生,引导合理膳食,深入开展农产品,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重点解决微量营养元素缺乏问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简称大健康战略。这对功能农业是一大利好,功能农产品行业也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