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是罗马帝国的伟大统治者之一马库斯·奥勒斯(MarcusAurelius)写的一系列自我反省的文章,旨在实现自己的自我完善。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斯多葛学派是古罗马文化产生的一
本书收录了米歇尔·福柯于1982年5月31日至6月26日在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举行的第三届符号学和结构研究国际暑期研讨班上的五次演讲,以及由他主持的研讨班讲课。自我坦白是这一系列讲座的主题,也是福柯关于现代西方主体谱系学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他致力于阐明自我解释学的历史形成。在分析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苦行修行
《柏拉图的艺术学遗产》立足当下来梳理历史线索,围绕技艺和剧场政制两个关键词,对柏拉图的模仿与艺术模仿、灵感与天才、艺术与美、传统与革新等多个概念和命题展开考察。各章节分别阐述技艺或剧场政制与艺术知识体系的复杂关联,以呈现柏拉图艺术从概念到功能的多重面貌。柏拉图开拓和奠定的是一种立体而丰满的思想结构,其丰富性、完整性及理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居于中世纪传统与近代的交界处,问题的萌芽繁杂多样,而解决方案又各不相同。种种思想是否有一种完整的统一性,是否包含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基本特征,这是恩斯特卡西尔这部思想史经典著作的主题。卡西尔通过探讨库萨、达芬奇、蓬波纳齐、布鲁诺等人的思想与行动,总结自由与必然、主体与客体等论题,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为何快乐如此短暂?你是否常在刷几个小时的抖音后依旧感到空虚焦虑?快乐如此短暂是因为人们的快乐水平是有设定值的。无论是像断肢这样的不幸,还是像中彩票这样的惊喜,都不会对一年后的快乐产生任何影响!那该如何维持长久的快乐?快乐主义哲学的源头——影响后世两千年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给出了答案:真正带来快乐的是沉静思考,而不是无
适读人群:文化批评、鲍德里亚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一场逼近临界时刻的深度访谈:当代资本主义意味着什么?解放难道不能带来自由吗?如何在我们的世界里毫无妥协地生存?★让·鲍德里亚论当代资本主义、西方的衰落、解放价值观的残酷性、美国与欧洲社会、摄影与真实、艺术的终结……★临界不是终结的那一刻,而是即将结束的那一刻,
赫尔德是欧洲启蒙时代著名的“自由知识人”,狂飙突进运动的先驱,“民族精神”观念的理论奠基人,其哲学、美学和政治思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也芜杂含混,长久以来未能获得准确定位。20世纪以来,赫尔德对历史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独到贡献得到西方学界的充分把握,同时他与启蒙主义的关系开始淡化,甚至被人视为“反启蒙”的先驱。本书汇集了
他是启蒙运动的巨擘,又是浪漫主义的先驱;他是时代的叛逆者,单枪匹马地对抗整个法国上流社会和知识精英;他是忧郁的寻梦者,大声疾呼自由与平等、道德与良心;他被自己国家驱逐以致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心中却洋溢着热忱的爱国之情;他生前毁誉参半,死后却被包括大哲学家康德在内的世人所深深景仰;他就是让-雅克??卢梭。卢梭于1712年
哲学史叙述的是思维结果中的那些最终和*尖端的部分,它们在逻辑上封闭的结构与创作过程的思想潮流相距甚远。鉴于这种情况,应该尝试倡导另一种理解,更直接地面向精神活动,而不是塑造的构成物,更多地关注精神的创制过程,而不是最终的构成物。作者力求将哲学史的叙述复杂化,以更有纵深的视野呈现思想活动的长流,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
《思辩与启示》首次刊登在《现代札记》(巴黎俄文版,1927和1928年,第33期和第34期)上,后收入舍斯托夫文集《思辩与启示》,巴黎,1964年。选译自《舍斯托夫文集》,一卷本,1995年俄文版,319-385页。舍斯托夫认为人的生存是一个没有根据的深渊。在这个生存深渊面前,我们往往求助于理性及其形而上学来填平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