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文学和两性关系为母题,借鉴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人类情感史和婚姻史的有关观点,对经典文学中的故事与人物加以发挥,以当代视角,加以解读和阐释。只有通览别人的命运,才能理解我们所遭遇的幸与不幸。当我们以人类最本真的视角,跨越一定的历史空间,去打量那些文学经典的时候,那些故事才会大大拓宽我们对人类和自身的了解。它们将
《英语文学研究第十二辑》包含文学理论、英国文学、爱尔兰文学、美国文学与加拿大文学等章节,关注文学理论与国别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文学理论”一章中,作者讨论了“黑暗生态学”的网格与共存逻辑;在“英国文学”一章中,作者对《炼金术士》中的财富幻想与投资焦虑、布莱克诗歌中的“协商”政治美学、济慈《夜莺颂》和《希腊古瓮颂》中的
近年来,现实主义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取得许多新的成果。本书共收录31篇论文,分别从历史、社会、记忆、情感、伦理、跨媒介等角度出发,围绕现实主义这一核心词展开文学批评或理论探讨,主题涵盖欧美经典现实主义作家与作品研究、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研究、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研究、中外现实主义文学比较研究、现实主义与社会转型
本书分为“细读论坛”“古典新读”“文心细品”“扺掌谈戏”等七个栏目,收录了《小说精读: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废墟”书写:无历史性和认同迷雾——以骆以军和伊格言为例》《可笑亦可涕——《邯郸梦记》悲剧意蕴分析》《21世纪以来江苏报告文学研究》等文章。
文学图像学是一门新时代的新学问。“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是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整个文学、文化和知识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文学图像学”提倡文图并重,不同于单纯的文字文本的考察,从文学直视图像,或从图像反观文学;主张从文学研究的本位立场,以图像研究为重点,以图文关系研究为核心,并围绕文学图像的生产、呈现、消费、传
《破格》《不负责任的自我》和《小说机杼》的出版,使詹姆斯·伍德成为同时代批评家中的翘楚,继之而来的《私货》则证明,他不仅是犀利批判当代小说的冷面判官,也是一位善于发掘小说优点的欣赏者。通过这25篇热情而闪耀的批评文章,作者不仅覆盖了诸如哈代、托尔斯泰、莱蒙托夫、埃德蒙·威尔逊这样的经典作家,
本书稿借助于谱系理念,聚焦海内外华人作家和文人知识分子的文化中国话语流变对华文文学研究的多重影响,试图从文化离散、乡土守望/流离等不同维度,探讨华人作家建构文化中国的鲜明特征,同时以典型作家现象作为个案分析,探讨海内外华/汉语文学叙事谱系和演变规律。
这部经典著作揭示了现代诗歌超个人、超国家、超越数十年时间的征候。现代指的是自波德莱尔以来的一整个时期,结构指的是一种有机构造,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具有典型性的共同之处。胡戈·弗里德里希的批评意识、充满智慧的想象以及分析性的语言力量,是风格研究和作品阐释领域内的典范。
本书重点总结了女性主义新思潮的演变进程和特征,呈现了当代女性主义研究前沿思潮的不同理论视角,包括地域、种族等女性主义分支研究情况,以及女性主义文学类别的新发展和叙事研究等。本书既在宏观层面探讨女性主义与后人类、现象学、伦理学、哲学本体论转向等理论的结合,也从微观层面探讨身体、疾病、衰老、针对女性的暴力等社会问题,以及流
作为全国性的诗歌理论辑刊,《诗探索》2024年第3辑一如既往,从新诗理论建设与诗人诗作研究两个系列展开。在诗歌理论研究系列中,设置了”新诗史研究”、”新诗理论著作述评”、”外国诗论译丛”等栏目。在诗人诗作研究系列中,设立了”关于张枣”、”结识一位诗人”、”侯存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选辑”、”姿态与尺度”等栏目。在这些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