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振兴是乡村发展的关键,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乡村发展的关键。乡村职业经理人作为乡村经营的专业人才,带动村民通过经营实践,盘活乡村资源,推进产业融合,建构以村民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乡村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及乡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探讨了乡村职业经理人如何参与乡村经营并影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
本书以粮食生产为例,采用数理模型推演的方法对农机服务外包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展开理论分析,同时运用变系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首先构建农机服务外包促进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理论框架,利用面板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对农机服务外包促进粮食TFP增长进行实证检验。其次阐述农机服务外包有利于农业分工深化的
本书主要通过介绍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制作各种现代化工具帮助农业现代化的案例。我们都知道,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本书通过智能农业机器人、智慧农场、智能采收、智能加工、智慧农业等章节详细介绍了全球知名智能工具或机器在农业乡村、农业领域的应用,覆盖了全世界知名企业或先进产品,一书看懂"他人智慧”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二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考察及其经验教训;三是新时代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其有益启示;四是新时代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价值意蕴、现实基础与主要问题;五是新时代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在“引进来”和“走出去”成效显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际竞争力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走出去”进入瓶颈期。本书以中国种业“走出去”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围绕“种业走出去为何需要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布局”“种业走出去如何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布局”“如何围绕知识产权国际布局构建种业走出去模式”三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本专著以价值链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智慧物流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线下物流价值链的优化与重构,构建了“互联网+”下的智慧物流价值链理论体系。从物流价值链管理的角度解析“互联网+”下的智慧物流模式、内涵、特征,系统研究智慧物流的形成机理、运行机制与发展路径,并从智慧物流与城市发展结合的角度,对城市智慧物流发展策略进行实证研
本书旨在探索土地供给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本书从土地作为政策工具的视角综述了现有文献,并梳理了中国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演进历程,分析了建设用地供给的特征性事实。在此基础上,本书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土地供给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限制土地供给会抑制企业的投资,其核心机制为土地的“准入许可”“价格信号”和“补贴载体”三种政
本书遴选了89个发展有特色、经营收益高、示范带动强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其中县(区)级6个,乡镇(街道)级13个,村级70个,选录的典型案例覆盖了全区22个县(市、区)。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四分”研究》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分管领导任“四分”研究工作专班组长,设综合组、产业组、数据组3个组,按照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的思路,围绕粮油、畜牧、渔业、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八大农业主导产业和设施等编写而成,涵盖浙江省主导产业“四分”农机化发展现状、短板和弱项,并分阶段地提
自2022年起,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头雁”项目计划每年为每县培育10名左右“头雁”,全国培育约2万名,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一支10万人规模的“头雁”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2022年,项目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遴选了首批17800名“头雁”,42所优质高校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