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经络穴位和针灸的实用手册,以便于记忆的方式编写。按经络划分章节,然后对经络上的穴位逐一进行介绍,*后还介绍了针灸的具体做法。全书稿文字简练、扼要,便于读者速记和学习,具有易记和便于查阅的特色。适合中医专业学生、中医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使用。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伤寒》,一名《伤寒十二稿》(即《伤寒杂病论》)。前清同治六年,桂林左修之先生受之于医圣张仲景先生四十六世孙张绍祖氏。得其家传《伤寒》一书,相传共有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至光绪二十年,罗君哲初问业于左公,尽得其传。本书分十六卷,名为《伤寒杂病论》。其目录卷一,
本书以药物的主要功效为中心,二次派生的功效分开记述。药物功效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处方的功效为主,对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频繁出现的药物,对其作用方向性、作用部位等做了详尽的解说。这样从其所在处方中归纳出各种药物的功效,可以更好地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用药规律。
浙江医经学派是浙江籍研究《黄帝内经》群体的总称,自宋至近代共有50余位著名医家,撰著《黄帝内经》研究相关的著述60余种,存世约35种,具有学术研究价值者也有近20种。本书是按照《内经》学术传承的脉络进行梳理,分上编与下编进行研究论述。上编总论浙江医经学派的由来,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主要代表医家及其学术传承,主要的学术思
本书将著名针灸专家杨甲三教授的取穴方法做了整理,用400余幅清晰的图片将取穴方法准确地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直观形象地学习杨教授的取穴经验并运用于临床。全书分16章,主要介绍了全身十四经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近400个穴位的取穴方法。本书内容翔实,直观易学。
2020考研中医综合冲刺宝典系列: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考点速记
1本书对张仲景所创的六十多首与治内(包含了治疗各种非在表、而在三焦五脏六腑的病证)相关的经方作重新考证,每一首方皆有提出新的观点,力求还原仲景学术原貌。本书将经方与证候之间的病机联系作为重点,从证候,到病机,再到方药三步的一线贯穿,看到“证-机-方-药-量”之间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还原仲景经方之大道。本书适用于中医临床
《养生就是养脏腑<黄帝内经>的健康智慧》一书攫取了《黄帝内经》中关于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理论知识,尤其从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特性及脏腑相生相克的规律等内容进行系统阐述,用科普知识理论及通俗易懂的语言,列举了发生在人们自身或日常临床多见的事件案例,图文并茂地向广大民众讲述、展示如何进行养生、保健,使大众了解、掌
《中医运气学(第3版)》以《黄帝内经》献给千千万万位有志于攻克中医传统高难理论的中医同道,以及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内外人士。 中医运气理论是《黄帝内经》中为光彩夺目的内容,占据《黄帝内经素问》1/3的分量,是中医理论中为高深,也是有价值的部分,中医的主要理论即衍生于此。 《中医运气学(第3版)》以《黄帝内经》
本书为民国《伤寒杂病论会通》的增订本。《伤寒杂病论会通》自民国出版以来,影响甚大。这次李保平在原书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增补了条文和注解,对中医临床医生有较大的参考价。本书内容可以作为我社伤寒APP开发运营的数据来源。本书主要以黄竹斋先生的《伤寒杂病论会通》的条文作为核心,对照白云阁本《伤寒杂病论》,汇集了赵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