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充分调动高校设计相关专业师生的创作热情,服务中国设计,聚合全国高校设计资源共建设计生态,《设计》杂志社挑选优秀作品同步出版《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精选年鉴》(以下简称《年鉴》)。作品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下,经过严格评审,其中一部份设计作品经编委会严格筛选入选《年鉴》,入选《年鉴》作品
本书作者筛选了自己不同时期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与文稿45篇,按审思、考察、力行、前瞻分类排列,集中呈现一位有从事丰富教学经验的理论工作者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深入思考与前沿探索。本书既有敏锐的理论思辩,更有深入的个案研究,试图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中,解答中国高校美术教育令人困惑的现实问题。由于作者长期开展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
为落实重点院校建议中“三拓展”的教学改革,近年来坚持下乡写生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以主题项目和社会服务为依托的下乡教学,作为夯实国美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下乡写生结合调研认识社会和自然、关注民生和时代,培养艺术与生活的感受力、启发心手相通的创造力。全校2000名学生参与本次实践课程。画集汇编了中国美术学院2020下乡
《未来很长》是艺术家朱玺的首本个人作品专著,该书是作者2006年至2021年在中国美术学院15年艺术创作的汇总,内容涉及装置、摄影、绘画等多个创作领域的成果,该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跨媒体艺术的一种创作路径,并通过详实的作品方案、制作和展览的文献资料,为读者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艺术与社会生活相互交融和创新的可能性。该书展示了作
本书内容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于2021年10月27日举办“向度--2021浙江省首届高校美术师生作品邀请展”暨首届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研讨会的参展作品,作品集内容分为教师板块和学生板块两个板块。作品集主要收录了浙江省高校包括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27所高校美术师生的约100幅作品,题材广泛,内容质量上乘。对于促进
本书收录艺术史研究专题论文八篇,内容涉及艺术史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课题。墓葬艺术方面,练春海的《汉代墓室壁画功能研究》通过大量墓室壁画实例的分析,认为相对于教化、装饰和辟邪而言,墓室壁画在建造多元墓葬空间和形成秩序方面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画像艺术方面,朱浒的《被误解的主题--汉代祠堂画像<力士图>研究》对力士图
《上海市志·文学·艺术分志·美术·书法·摄影卷(1978-2010)》为教育分志中关于艺术分志中美术、书法、摄影事业的一卷。上海美术界在新时期解放思想,面向生活,一批得到平反的老画家重拾画笔,努力创作反映新题材、新内容,体现时代特色的美术作品,佳作迭
冷眼看世界·艺术美国
此画册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同名展览画册,旨在展示印尼现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代表性作品。展览中的作品起于20世纪30年代,历史跨度近一个世纪。展览重视审美语言的多样性,囊括了素描、绘画、雕塑和视频作品。展览中的两条叙事主线一方面概括了不同发展阶段的艺术风格和主题,另一方面通过聚焦艺术家、团体和学派以及其间的联系来勾勒印
本书采用古今交错、纵横铺排、史论结合的方法,以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节作为典型案例,基于“存在的合理”与“合理的发展”两个重要基点,对现代艺术节展开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性研究。运用历史思维,对艺术节发展的必然进程和内在逻辑进行思考,对中西方艺术节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归纳和历史分期。通过对现代艺术节基本内涵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