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有得集》一卷,载方101首,包括小儿科37首,妇科21首,男科33首,外科秘传奇方10首,涉及儿、妇、男、外科等病证的治疗方药,并载戒毒与戒烟效方,均为作者『三十年历经亲验之方』。其中,『男科』方药实多用于治疗内科病证,外科秘传奇方中杂有治疗痫证方剂。张氏临证承薛己父子,重脾胃,滋化源;宗王清任,主张气通血活,疾
《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是元末明初医家熊鉴于元至正三年(13431在元孙允贤《医方集成》基础上增订而成。《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取陈无择《三因方》、严用和《济生方》方论诸说,并集录宋、元医家习用的重要方剂类编而成。《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十卷,分风、寒、暑、湿、伤寒等56门,每门首先扼要论述病候,次选对证医方,简析方药
《寿世简便集》由清代林清标所辑。林氏根据本人搜集所得验方,分类编次而成此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方书19):寿世简便集》分救急、解中毒、误吞诸物、诸病良方、妇人科、小儿科、外科、杂说、增补救急良方等九部分。所录方药主要是林氏平日搜集所得,或为其亲友秘传,或出自《应验集》《寿世保元》《集验良方》等医书。其所载方药均为简
《临症经验方》分湿温、蓐劳、溲秘、霍乱、胃困等76门,每门一案,涉及内、外、妇、儿、耳鼻喉各科。每案皆述病症、病机、洽法、处方及治疗经过,方不繁而门类全,案不多而始末详,论病辨证,思路清晰;遣方用药,法备而周。本次整理以道光二十七(1847)年养恬书屋刻本为底本。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方书21):卫生家宝方》系南宋医家朱端章所辑的一部临床方书,刊于淳熙十一年(1184)。是书凡六卷,卷首为方剂总目,后附药件修制总例,卷一、卷二、卷三为内科诸方,卷四为内科方及伤科方,卷五为外科痈疮及五官科诸方,卷六为妇科、儿科及杂治诸方。末附汤方三卷,现仅存卷上。所辑诸方多为宋代及宋以前临床所常
《医方约说》为综合性临证方书,由明代鲍叔鼎撰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全书分上下两卷,共78篇。卷上包括中风、头痛等35种内科病证,卷下包括心痛、疮疡、妇人证、小儿证、目病等43种常见病证,涉及内、外、妇、儿、五官诸科。全书以病证分篇,每篇多立一主方,后列常用附方,所选方药多效验便廉。《医方约说》融会仲景、东垣、河间
《医林口谱六治秘书》系清代名医周笙在陆圻《医林口谱》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全书凡四卷,内容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儿诸科。作者宗《内经》、仲景学说,广征博采后世王肯堂、薛立斋、喻嘉言等诸家著述,结合师传己见,对疾病的证治按表、里、寒、热、虚、实加以归类和分析,即所谓“六治”。又于每一病证文后,继附历代名方、秘方和民间的
《集古良方》共12卷,48门。成方歌括1000余首。内容包括内、外、妇、儿、耳鼻喉等临床各科,并附有衣服、花木等杂事。刊刻之后,广为流传,诸多验方反映了作者生活年代的文化背景,以及传统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对学习、研究传统中医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次整理以乾隆五十五年(1790)三瑞堂初刻本为底本。
《内外验方秘传》系清末名医赵濂著,两卷,十五门。上卷内科验方十四门;下卷外科验方一门。内容涉及内、外、妇、儿、急症、五官等临床各科,载汤液类、丸散类等验方三百多条。《内外验方秘传》特点是所载方剂悉经作者多年临床实践检验。书后附(霍乱痧症挈要)一卷,对霍乱复杂之情况条分缕析,亦为赵氏临床经验之总结。本次整理以中国医学科学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分十卷,以明代徐用宣《袖珍小儿方》为蓝本进行增补而成。前五卷在《袖珍小儿方》六卷内容的基础上增补了营热、卫热等各种常见热证的治疗方药,以及诸疳方论中人参散、地骨皮散等内容;后五卷为增补内容,包括秘传看惊掐惊口授手法诀、穴道诀、男左女右图、穴道脚面图、家传秘诀、总穴图、辨证穴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