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故事》是一本关于书的科普读物,主要介绍文字产生与书籍演变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记载和传播知识、信息手段的发展史。作者用轻松简易的语言对类似百科书中的词条进行阐释,或以一则小故事引出主题,或在知识的介绍中穿插相关的故事。全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讲述文字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作者从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讲起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给图书馆带来了发展机遇,而且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高校图书馆要借助大数据技术不断完善自身服务管理体系,创新信息服务理念、管理方式、服务模式、服务平台,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基于此,本书用七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围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校图书馆与信息服务如何有效对接
过云楼,是一座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的顾氏私家藏书楼,以藏有大量宋元佳椠、名抄秘本、书画古玩而声名远播,时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的美誉。1949年以后,顾氏后人多次将珍藏的大批古籍善本、名人字画、青铜器、瓷器等捐献给国家,现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南京图书馆等。2012
为了进一步加强“书香西城”建设,积极倡导、推广全民阅读,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北京市西城区阅读推广中心编写本书。本书精选了北京市西城区有代表性的26家书店和阅读空间,以摄影作品为主,辅以文字,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展现书店和空间的独特之美,让市民领略北京市西城区阅读场所独有的文化魅力,吸引读者走进书店和阅读空间
“互联网+图书馆”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图书馆领域,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形成一种更高效、便捷、智能的智慧服务新形态。本书对“互联网+图书馆”智慧服务进行介绍,重点论述“互联网+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理念、“互联网+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技术等内容。
本书专门介绍与研究安全情报学,立足于大安全观和大安全情报观,面向和聚焦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构筑和发展安全情报学理论体系,提升安全情报对安全管理的支撑,描绘和展望安全情报学未来发展。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绪论、安全情报基本问题、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理论、安全情报学基本理论、情报主导的安全管理及典型应用、大数据时代的安全情报
本书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编的论文集。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理论研究、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等中国古文献研究等相关领域。 经学部分如顾永新《〈周易集解〉引注疏考》,从版本源流、字词异文、句子异文等方面说明《集解》引王、韩注和孔疏存在照录原文、适当截取改写等情况,并比对敦煌本、日系
本书系统地介绍信息素养、信息资源、信息检索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种常用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与技巧,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图表、思考与训练、研讨与训练、基于检索技巧的提示等,图文并茂,便于教学与阅读。
本书的内容极具权威性而又妙趣横生,这也是第一本从中世纪早期直至西方印刷术初期之间,对书籍制作这一主题进行整体介绍的著作。克里斯托弗·德·哈梅尔先生生动地介绍了手抄本极其广泛而又不同的制作环境,这些手抄本包括最早期的隐修院《福音书》、大学的教科书、世俗传奇故事、时辰祈祷书和人文主义书籍爱好者欣赏的古典文学作品。随着故事的
本书是面向公共图书馆新入职员工的图书馆学基础教材,从实用角度出发介绍了图书馆学基础知识、从业人员应知应会的核心业务知识。全书分为三个篇章,共14章。第一篇章为事业发展,从宏观上介绍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图书馆的类型、公共图书馆简史、现代公共图书馆理念等;第二篇章为专业基础,从中观上介绍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