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来,中俄关系已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格局,中俄关系不仅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凸显出稳定、坚韧的特质,也正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双方近20位大使合作编撰了《大使回忆:中俄关系的难忘岁月》一书,通过回忆外交生涯中亲历的中俄关系重要历史事件、
本书作者玛丽·克里斯蒂娜·斯克玛佐恩和杰夫·佛朗哥通过各种来源的史料,包括游记、官方信函、报纸等,同时,根据《值班日志》(LivrodeQuarto,写作《航海日志》(LivrodeBordo))和《舰上人员登记册》(LivrodeSocorros)),详尽记叙并分析了维塔尔·德·奥利维拉”号护卫舰舰上生活和困难,其原
本遗孤是侵华战争的亲历者,是战争无辜的受害者,也是记录侵华战争的“活化石”。202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是中日关系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虽然侵华战争已经结束70余年,但这段历史依然能影响中日关系的走向。日本遗孤是战争遗留问题之一,记录战争受害者与幸存者的有关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记忆和情感态度,还历史以本来
斐济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太平洋岛国。斐济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扼南太地区的十字路口,是南太各国之间往来及通往域外国家航线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诸多国际组织南太地区办事处和区域组织秘书处所在地。本书在梳理建交前两国关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1970年斐济独立后与中国关系的发展与演变,深刻剖析了影响中斐关系变化的复杂因
本书从乔治?华盛顿讲到小布什,是一部全面的美国干预中东政治的历史作品。作者发现,从19世纪早期打击巴巴里海盗的战争到今天的伊拉克战争,美国与中东的关系从未中断。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战略考虑因该地区的宗教意义而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在19世纪,利益驱使美国政策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开始之前,便开始支持巴勒斯坦的犹太国家。与此同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此后,其内涵不断丰富,成为我国为新时期世界走向共赢提供的新方案。今年,我们将迎来“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我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原则,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也搭起了人类文明互鉴的桥梁。中国
本书收录并考释1911年至1927间英属印度与中国关系史料。选录的中文史料主要来源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台北国史藏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及多种文献、文集中的有关电稿、文报、信函等,外文史料主要源自英国印度事务部、外交部档案、《艾奇逊条约集》及贝尔、理查逊等当事人撰述中的报告和记录。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本书收录并考释自1774年英属印度首次派遣使者出访西藏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37年间的英属印度与中国关系史料。选录的中文史料主要来源自清代宫中档案、川滇边务档案、《清实录》、《清季外交史料》、《清季筹藏奏牍》及多种文献、文集中的有关电稿、文报、信函等,外文史料主要源自英国印度事务部、外交部档案、《艾奇逊条约集》及博
《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一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拟对构建符合中国目前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周边外交理论做出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从以往丰富的周边外交实践中汲取经验,并通过总结、深化而上升为理论,这种理论也将在未来的周边外交实践中得到检验并服务于未来的中国周边外交实践。本书围绕新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国际关系史》为参考依据并与之配套的一部案例教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国际关系史课程的主要内容,提升分析和研究国际关系史领域文献资料的能力。本书以人物作为贯穿近现代国际关系发展演变各个重要阶段的线索,一方面考察和呈现人类社会发展共同且多样化的历史规律,以突破传统上从西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