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研究》作为郭沫若研究会的会刊,是以郭沫若及其著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刊。本书为2025年第1辑(总第20辑),收录论文凡22篇,涉及史学研究、文学研究、古文字学研究、翻译研究、思想史研究以及史料辩证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论之有物。其中,2024年是《甲申三百年祭》出版八十周年,本辑特约三篇文章组成专栏。“文学研究
本书旨在对汉代简牍本《苍颉篇》的文本进行整理及复原:全面校订了北京大学藏汉简本及汉牍本两个保存最为完整的《苍颉篇》文本,结合已有观点,以两本相互对比,重新讨论了北大简本的简序以及汉牍本的章序问题,并试图还原“秦三苍”的原貌。本书还关注了《苍颉篇》的经典地位,抛出了“亡佚的经典”这一话题;讨论了《苍颉篇》中的双音词及思考
《简牍学研究》由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河西学院河西史地与文化研究中心等三家单位联合主办,每年6月、11月各出版1辑。2024年入选中国历史研究院资助集刊。 本辑共收录研究文章16篇,均是未发表的新作,按照专题分为法制研究、历史地理、地方行政、典籍解诂、语言文字和交叉学科6个栏目。不仅汇聚了历史学、出
《礼记通释》八十卷,戴礼撰,据温州市图书馆藏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影印。戴礼(1880—1935),近代女学者,字圣仪,浙江玉环楚门人。自小接受经学传授,受到温州地区传统学术风气的影响,以治“礼”为己任。曾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堂经学专修科教师。著有《大戴礼记集注》《女小学》《女小学韵语》《清列女传》等。 戴礼以为“欲救末流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陈云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
《刘尚书(秉璋)奏议校证》八卷,附录一卷,长洲朱孔彰编,光绪三十四年江宁刻本,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一辑,正文凡202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民生、地方治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全书真实地纪录了刘秉璋任江西、浙江巡抚、四川总督期间在稳定海疆、察吏安民、发展生产、兴办实业、奖励农桑、捐资助赈、关注民生、
所谓陋俗文化是指特定时期内体现于风俗惯制上的并为传统人伦文化所认同的文化糟粕。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陋俗所反映的传统人伦文化观念中的糟粕;二是指传统人伦文化观念糟粕所铸成的陋俗。本书从婚姻、家庭、女性、性伦四个方面对近代中国陋俗文化的变革进行了探索,并将其置于人类精神进化的长河中进行考察,发现近代中国陋俗文化的演
独龙江是流经中国、缅甸的独龙江—伊洛瓦底江的上游,聚居于此的独龙族是中国与缅甸跨境而居的民族,其独特自然环境与人文要素密切耦合,成为典型的高山峡谷人地复合系统。因地域封闭,通行困难,鲜为人知,独龙江与独龙族曾分别被认为是“极边秘境”和“太古之民”。2014年,独龙族群众等了50年的独龙江—贡山公路常年通车后,这里彻底告
本书是重庆市开州区长塝墓地和铺溪四组墓地的发掘报告。报告在介绍其发掘过程的基础上,以墓葬为单位,全面、系统地公布了汉代至六朝时期37座墓葬的全部发掘成果。该墓地是澎溪河中上游地区规模较大、发现墓葬数量较多、出土遗物较丰富的一处汉代至六朝时期的墓地,对于全面、深入地认识澎溪河流域乃至长江三峡地区同时期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
在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捶丸文化的历史脉络与艺术科技价值,对于弘扬民族体育精神,共同塑造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等的突出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古代陶瓷捶丸为研究对象,融合历史、体育、文化与艺术等多重视角,探讨了捶丸的缘起、发展分期、促成因素、交流传播、技战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