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从曾国藩到近现代诸多名家的推崇,袁了凡的《了凡四训》成为明代儒者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本书特点一是名家导读,有三万多字,是王教授多年讲座的总结和精华,二是精校正文加以详细的注释,处处体现行家本色、功力深厚。
本书以北大汉简本《老子》为研究对象,结合出土的《老子》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以及传世的河上公本、严遵本、王弼本和傅奕本等,分析了历史视域下的汉简本《老子》所处的两汉黄老学背景,考察了周秦两汉时期《老子》的成书和流传,以及汉简本《老子》的抄写时间和抄写者所出地域,探讨了《老子》其书的经典化过程和老子其人的神化过程,梳
"本课题研究旨在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维度重新审视民初上海小说界,以呈现其“兴味化”主潮特征。意义在于有力打破和纠正民初主流小说家遭遇的百年遮蔽和误读,对其“旧派”“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通俗文学家”等命名进行辨析,将其正名为“兴味派”;客观揭示民初小说的独特价值,确认民初“小说兴味化热潮”是中国小说现代转型
《程正谊集》,明程正谊著,共十卷,包括诗二卷,文八卷。其诗简澹冲和,颇有意蕴;文也理周词质,结言端直。本书保存了明季西南地区政治、经济、赋税、司法、军事、旅游、山川风物诸多方面之史料,对研究明代中晚期西南地区社会历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根据清代光绪重修本《扆华堂集》为底本,校以旧抄本,又从宗谱文献等资料中辑出轶文30
本书是“黄浦岁月”系列丛书的第一部。 在城市创新和发展中,物理形态的空间会发生很大变化,但文化内涵应该是链接延续的。编撰和出版“黄浦岁月”丛书的初衷,即以“民间说史”的形式,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黄浦区的衍化过程展现给读者,以作为地方志的补充,也为城市可阅读的连续性提供多方位的视角和素材。 《独秀一隅——
本书立足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需求,在投资和融资的金融分析框架下,从文化产业九大分类的角度,择取了数十家真实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案例,对基础的金融与财务问题进行了由浅入深的探索和讨论,使读者自然地建立金融财务直觉,对许多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最终作出合理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决策。
《武陵风——渝东南武陵山区人文巡礼》对渝东南武陵山区的特色文化进行了整体梳理和研究,总体框架由综述、区县篇和附录组成。以“武陵深处最乡愁”为主题,描述了以武陵魂、乌江潮、桃园境为标志的武陵山区雄奇山川风物,充分展示了渝东南6个区县的秀美山川、田园风光、文化遗产、民族风情、乡土韵味等内容,将渝东南丰厚独特的文化景观生动地
本书是关于文创产品与IP的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对特色文化、历史沉淀的挖掘,以期利用特色IP丰富文创产品设计。主要以中国古典文学、博物馆馆藏、动漫、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这5大IP的文创产品设计为例,探讨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使中国特色文化能在市场产品中得以展现。本专著概念表述清晰,理论阐述精练,旨在激励设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