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智利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智利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写下了许多个第一。中国和智利的关系堪称中国同拉美国家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本书收录的文章从多方面、多角度记录、见证、描述、展望两国关系的发展,向读者介绍了中智两国的外交故事和深情厚谊。数十位中外作者供稿,汇聚了前总统、外
《丝绸之路与中俄关系》一稿共分三个部分、五大章节展开论述。其中,在绪论部分,主要就论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重要的术语和概念加以论述,重点突出本项研究作为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对丝绸之路学、国际关系学、内陆欧亚学等不同学科发展的学术价值。在正文部分,则将历史文献分析与理论研究相融合,综合采
1983年成立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是美国推动民主输出战略方式的变种,在冷战后期和后冷战时期以公开的身份在全世界从事传播美式民主、推动“颜色革命”、颠覆他国政权的活动。本书利用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及其核心非政府组织网站公布《年报》等资料,借鉴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历史角度考察其在中东地区的活动情况以及在美国政府对中东外
本书依托天津市档案馆的馆藏档案编纂,档案时间跨度从1862年到1965年,分上下两卷,上卷时限从1862年到1946年,下卷时限为1946到1965年,主要内容包括俄租界管理规定;俄租界购地章程;中俄民间的商业往来、客货运输情况;俄资洋行、银行、商铺的设立、生产经营情况;俄侨民出入境管理;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专家在津工作、
全文共分为12章,分别介绍2019-2023年间各国及组织发布的北极战略及政策。第一章介绍北极理事会雷克雅未克宣言。第二章介绍北极理事会2021-2030年战略计划。第三章介绍德国北极政策。第四章介绍俄罗斯2030年前北极政策。第五章介绍法国北极战略。第六章介绍荷兰极地战略。第七章介绍加拿大北极和北方政策框架。第八章介
本书意在提供一个跨学科的平台,让不同背景的学者在这个平台上演绎研究的成果;以基础研究为思想导向,面向世界重点国家、重点地区的人文、社会知识及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跨学科研究。推动形成中国特色、北大优势的区域与国别研究范式,为我国的区域与国别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发展贡献力量。本书分为文明概念与区域国别研究
郑和下西洋集中反映了明代中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达到的新高度,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巅峰时代。本书作者长期耕耘明史,在经济史、中外关系史等领域卓有建树。本书将作者在郑和下西洋领域30多年爬梳整理文献史料的研究论稿结集展现,以飨读者。论稿收录中文40篇,外文5篇。其中中文论稿分为史实考析、回眸思考、史料开掘、意义阐释、文化视域、
在强邻环伺的地缘环境中,何以保身是波兰数百年来面临的首要外交难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地缘安全环境和国家相对实力的变化,波兰实施过多种形式的平衡外交,如波兰-立陶宛联邦时期的均势外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等距离外交、东欧剧变后的睦邻友好外交等。历史经验表明,“一边倒”式的追随并非波兰外交的惯性特征,在大国之间维持战略平
本书通过“他者→他者主义→群体主义→共赢主义”的理论研究路径,深入探讨东西方文化中三种各异的他者主义文化,阐释国家文化流变与主体间关系重构,论述他者的存在是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的本质根源。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研究东西方合作共赢的他者主义和偏执狭隘的他者主义两种主要他者主义的文化建构,认为著名“日内瓦之问”的时代答
本刊广泛荟萃国内外区域国别研究成果和动向,展开多元、细致的学理讨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知识增量。本书收录了卷首语、学理探幽、思者对话、前沿巡礼、书评、学科评估六个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