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广泛收集各种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裁团改警”提出的背景、源流、演进及影响等内容进行了分析研讨,意图还原史实与背后逻辑。“裁团改警”是近代中国警察制度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探索。为加强社会管控,推动国家权力下沉地方,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实施“裁团改警”,即裁撤作为地方自卫武力的保安团队,统一由代表国家权力的警察行
为贯彻落实“第二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帮助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当代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离任交接工作创新发展,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由总论、古代篇和新时代探索篇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总论,突出核心要义,对相关历史理论和制度进行梳理、阐释,提炼对当代有关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第二部分选取徐谓礼文书中若干条典型文书,通
著名经济史学家龙登高教授及学术团队总结十余年来的研究成果,立足原始档案、契约文书,重新审视了近世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脉络。在考察宗族治理、商业经营、小微公共品供给、公共工程管理与新式教育体系的互动中,细致展示了土地产权制度的流转、民间组织对基层的间接治理、士绅群体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全貌,客观、生动的叙述改变了我们对“
嘉庆朝是清代由前期走向后期的过渡期,亦是学界所论道的由盛转衰的时期。本书以十章四十余万字的篇幅,从五个方面勾勒了嘉庆时期官员的处分状况和各级官员处分在不经意间出现的奇多和普遍问题,以及嘉庆皇帝面对此失误采取的诸种应对调整,如以级纪议抵公罪处分、以皇权制外主导开复官员处分、行捐复减少官员处分等。这三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本套丛书为六省市协作研究“农村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留守幼儿概况、留守生活对幼儿期心理健康的影响、留守幼儿教养状况对幼儿心理的影响、心理健康的现状、促进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对策等展开论述。本书为《关爱留守幼儿在行动:路径与方法》分册,汇集了来自6个省市数十所幼儿园的相关经验和有效做法,包括项
本书内容包括:论所谓官僚政治;官僚政治在世界各国;中国官僚政治的诸特殊表象;中国官僚政治的社会经济基础;官僚、官僚阶层内部利害关系及一般官制的精神;官僚政治与儒家思想;官僚贵族化与门阀;支持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第一大杠杆——两税制;支持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第二大杠杆——科举制;士宦的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等。
本书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材料,揭示了先秦时期楚国最重要的官制令尹制的特点及其在楚国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为研究楚国令尹制的形成、制度体系及对后世的影响提供了系统而扎实的考证,是全面开展楚国政治制度研究的奠基之作。
本书是“吴越历史文化丛书·基础研究”之一种。《吴越国政治研究》从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包括政治人物群体)、政治制度、政策等方面对吴越国政治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分《钱镠崛起杭州临安》《钱氏两浙霸权的建立》《吴越国与杨吴政权的和战》《保境安民政策与吴越国对外关系》《吴越国的政治体制》《吴越国的政区沿革》《吴越国的政治群体》《
《刺桐花开宋元泉州的制度保障》自泉州城的营建历史出发,追溯了宋元泉州海洋贸易获得的官方支持,系统分析宋元泉州高效规范商贸环境的形成原因,详写反映城市向南拓展史迹的德济门遗址、为海洋贸易发展提供行政机构保障的市舶司、记录国家祭典的九日山祈风石刻,及体现官方层面支持民间海神信仰的真武庙、天后宫,细腻还原了宋元政府一系列政令
本书为博物馆里的广州丛书分册之一,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切入,用丰富的文物,结合古代广州地区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以简明、生动的语言,配合精美的文物图片,以及情景化的绘图,展示了从先秦时期到清代末年广州先民的生活日常,内容涵盖了衣着演变、饮食演进、居住改革、交通变迁等。书中所呈现的文物,皆为各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