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萍注译的《日知录》内容宏富,包括经义、政事、礼制、科举、地理、艺文、天象、术数等,分三十二卷,其中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在这本书中,面对王朝倾覆,他振臂高呼,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口号;面对风俗败坏,他树立了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日知录》是一本倾注了顾氏一生心血的书,也是
本书选取了清代儒学的代表性人物惠栋与戴震两位国学大师,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从学经历以及对后来学术研究的影响,分述二人的儒学观点、思想。惠栋对清代儒学的贡献是创立了考据方法,树立了经典只有经过考证才能相信的信条。他终其毕生精力进行考据研究,培养出了成千的学子,形成了吴派。惠栋去世后,戴震公开站在惠栋一边,接过了考据学的
《李颙》是“大家精要”丛书中的一本,记述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李颙一生致力于讲学,倡导讲学自由的学术人生。李颙为陕西盩厔人,年轻时借书苦学,遍读经史诸子以及释道之学,为学兼采朱熹、陆九渊两派,主张各取所长;重视实学,提倡“明体适用”。本书着重讲其在江南、关中讲学的经历以及其讲学特点、内容及成就。
《凌廷堪》讲述了中国古代著名礼学家、经学家、音韵学家凌廷堪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思想。表现了他在写史方面的耿直不阿,在古代“燕乐”上的探索,对科学历算的精通,尤其是他在礼学方面的探索、具体观念以及贡献,分析其在中国礼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礼经释例》,详略得当,充分表现出了凌廷堪的多才多艺及多方面的贡献。
传世励志经典:人生须自重·黄宗羲励志文选
《陆子学谱》一书,二十卷,约40万字,是研究朱熹、陆九渊学术思想较有参考价值的一部书。是书于卷首有《序》一篇,说明编纂是书之原因。李绂把“言”与“行”合而为一。李绂于开篇以四卷的篇幅阐明陆九渊为学取向:卷一为《辨志》、《求放心》、《讲明》和《践履》;卷二为《定宗仰》和《辟异学》;卷三为《读书》和《为政》;卷四为《友教》
太谷学派学术糅杂、传闻神异,众多著述堪为学术研磨之佳品。鲁迅、范文澜、马裕藻、沈兼士、柳诒征、马一浮、熊十力、戴逸、李文海等近现代知名学者皆曾关注此团体,可见其学术价值之珍贵。20世纪,《太谷学派遗书》问世,为太谷学派研究开创了新局面。本书通过选取《太谷学派遗书》中的重要文献并进行解读,为学术界了解太谷学派基本思想提供
本丛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十大思想家的生平以及他们的思想理念,萃取了他们的人生智慧,力求尽善尽美地将他们的思想特质呈现在世人面前,使之对现代人有所启发。思想家们的思想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甚至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
王夫之与黄宗羲和顾炎武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本书抓住了王夫之的精神脉络,展示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突出上马杀敌,下马读书的英雄情结;二是着力塑造辩忠奸,明是非,知去就的刚毅个性;三是发掘人性的闪光和高贵的人格力量;四是彰显书生报国,信仰至上的理想情怀。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启蒙先驱者黄宗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