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浙江文丛”之一种,是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抄本。《两浙清代词人传略》为民国费寅辑录的清代浙江文人传记集。费寅(1866-1932),字景韩,曾人浙江省立图书馆编纂主任。《两浙清代词人传略》不分卷,一称《两浙清词林人物传》。前后无序跋,书中涂改圈抹痕迹甚多,当为未定稿本。此书经张元济、张钧衡、黄裳等递藏。全书列传者七
本书为清代学者、目录学家、藏书家姚觐元日记。始于咸丰十一年(1861),终于光绪十六年(1890)。涉及晚清官场生态、风俗人情、购书藏书、校书刻书等内容。姚觐元(1823—1890),原名经炳,号彦侍,亦号彦士,晚自称复丁老人,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姚觐元日记分藏上海图书馆与浙江图书馆。其中上海图书馆存稿本13册,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作为家族记载的家谱,曾在宗法制度、官僚铨选、婚姻制度等方面起过重要作用,这使家谱脱离了其原始意义,而成为一种影响甚广、意义甚大的身份证明。通过家谱研究,为今后满足海内外子孙“寻根谒祖”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
本书为学校大学生先进事迹合集。榜样是学习中的标兵,是生活中的楷模。树立榜样,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是落实“三全育人”的有效抓手,通过榜样的典型事迹,扩大榜样的影响力,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以榜样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本书遴选了一些学校优秀学生典型案例,他们有的是学习标兵,有的是公益达人,有的是励志典型,有的是实践先进,
本书是一本历史类图书。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的美貌、智慧、狡诈、狠毒、领导艺术、卓越的洞见力等,都为后人津津乐道,千百年来争议不休。她的历史功过,犹如那块无字碑,任由后人评说。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武则天成长轨迹为线索,用轻松、幽默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代女皇极具传奇和争议
马识途,本名马千木,1915年生于四川忠县(现重庆忠县),革命家、文学家、电影《让子弹飞》原著作者。2024年3月因病去世,享年110岁。本书为缅怀马老之作。马识途经历了20世纪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他的求索奋斗、百折不挠,具有激励后人奋进的巨大力量。本书梳理了马识途的生平,根据其人生经历,按照时间和空间线索,选取具有重
本书稿为纪念文集,汇编了巴音格希格研究、探索、保护传承蒙古医药、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所做出的贡献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他的研究、回忆和纪念文章。巴音格希格系民间文化名人,他既是一名知名蒙医,又是一名民间艺术品收藏家和民俗文化学者,还是多家文化协会会员。本书稿由序、巴音格希格生平、巴音格希格自述、他人研究巴音格希格的文章及各界
本书从中国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家族讲起,从尊儒重道、耕读并举、积德行善、清正廉洁的家风娓娓道来,指出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偶然,是家族一代又一代人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积淀,从而说明家教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陈廷敬一生为官清廉,文采优长,著述丰富。虽然陈廷敬及其家族的历史故事已经远去,但他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