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哲学大家张祥龙教授的讲课内容整理而成,此次作为“张祥龙文集”之一出版。作者从现象学的角度讲述了儒家心学的发展历程。在本书中,作者将儒家心学的源头推至古代印度,将古代印度的心学思想与宋明心学对照讲解,细解心学概念的源头及含义。宋明心学是中国哲学史的高峰,作者在现象学的视域下,为读者重现了心学的起源、发展、顶峰。本书
本书由哲学大家张祥龙教授的讲课内容整理而成,此次作为“张祥龙文集”之一出版。本书主要讨论了从秦汉起头的儒家哲理在重大历史阶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以及儒家如何应对它们。全书分两个部分,一是秦汉,二是佛家传入和宋代儒学。秦汉部分首先讨论秦王朝统一天下和迅速覆灭的哲理含义,其与法家有莫大的干系。之后探讨儒家在西汉为什么能取得“
本书由哲学大家张祥龙教授的讲课内容整理而成,此次作为“张祥龙文集”之一出版。作者从现象学的角度讲述了先秦时期儒家哲学的发展历程。区别余以往思想史以人为思想传承线索的解读方式,作者选取先秦儒家经典《春秋》《大学》《中庸》《孟子》《荀子》,梳理了儒学思想在先秦时期的传播脉络,剖析了儒家思想精髓如何通过典籍继承与发展。本书的
本书是张祥龙教授四卷本中国儒家思想史著作的第一册,全书分为三篇九讲,共二十余万字,介绍和阐述了孔子思想的发端、发展和核心要义。该书依据现象学方法,以实际生活经验为源头,深入探究儒家思想创始者孔子的思想的独特起源和生动内涵,提出了一种既不同于中国古典解释传统,也不同于以西方哲学解剖分析先秦思想的新思路。该书不仅在研究视角
无为的能量——《老子》哲学40讲
本书为中国古代哲学典籍。本称《易》,儒家尊为《易经》。是一部上古占筮用书。书分经、传两部分。经包括64卦卦辞和386爻辞;传是阐述《周易》经文的专著,共7部分计10篇。魏时,王弼将《彖》《象》按64卦拆开,分别配于每卦的卦辞与爻辞之后,又将《文言》拆开,附于《乾》《坤》二卦之后,成为今本《周易》之形式。本版《周易》采用
本书是战国时期的子部著作,由庄周及其门人后学所作,原有五十二篇,经郭象删订整理后,定为三十三篇,其中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内篇基本上由庄周自撰,也是全书最核心的篇目,如《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大宗师》等。该书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内容丰富,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
《人间逍遥游》是青年作家陈可抒解读庄子的精华。陈可抒对庄子内篇进行了以今论古的解读,配以精彩唯美的逍遥游插画,从文字和视觉上给读者以双重熏陶,是传统文化入门版读物。庄子的文章充满想象奇幻的色彩,行文构思巧妙,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在中国古典文学、哲学、艺术思想史上均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庄子对
《国际儒学论丛》是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中心主办的以儒学研究为主旨的学术集刊。本辑为第11辑,分为特稿、名家专访、儒家思想、国际儒学、儒家经典诠释学、儒家动态、书评等栏目,收录了国内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学者关于儒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文章,文章论题涉及先秦儒家、宋明理学、易学等,反映了国内外儒学研究的一些新动向、新发展、
本书为国学经典解读类的青少年读物。强调国学经典的学以致用,在东方哲学框架下解决青少年的困惑与烦恼,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处世、如何运用传统智慧、如何解决心灵问题、如何改善生命质量、如何改造命运,等等。将哲学化为生活的方法论,让孩子和家长在阅读中感受东方哲学的魅力,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精神境界。从青少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