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本书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诗、词、散文、赋等作品,总计五百余篇,整理成册。其中收录诗词作品500余首,散文及赋10余篇。作品题材内容广泛,记录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感悟,对自然山水美景的描绘与刻画,抒发作者对个人成长经历的追忆与反思,对爱情与友情的独特理解与感受。作品有抒怀,有描画,也有对自己的剖白,文章立
本书收录了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重点篇目,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22部小说。这些小说数量不多,却篇篇经典。其内容多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主题多是反封建、反礼教、反传统、反迷信,善于创造典型形象,讽刺人物的阴暗面,故事多以故乡为背景。小说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角色深入人心
李调元(1734—1803),字羹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四川罗江县人。清代文学家、诗人、戏曲理论家、藏书家,与张问陶(张船山)、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李调元编辑刊印自汉至明蜀人著述的综合性丛书《函海》,弥补了《四库全书》收书的不足,被称作百科全书式学者。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文人,其诗文收录于《童山诗集》四十二
本书辑录了国家移民管理局《中国移民管理报》《中国出入境观察》2019年至2023年发表的一百余篇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深刻反映了移民管理工作和队伍建设风貌,彰显了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时代形象、时代风采、时代正气。本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展形象宗旨使命,服务大局,注重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
《感逝集》主要记录了作者对往昔、逝水、逝者的感逝,全书分为旧体诗文与怀人散文两部分。旧体诗文包括从小调到慢词的词近40首,其后有五绝、五古、七律、四言祭文等,是教学之余对旧体诗文的创作实践。外有文言尺牍数篇,记录了作者与不少著名学者的交流沟通等。这一部分的每篇或每首都配有符合标准旧诗文训诂规范的注释。怀人散文内容主要是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这是我和中学生,以及中学生和鲁迅之间一次心灵的相遇和交流,而且我也在这样的交流中又和鲁迅有了一次相遇,在某些方面,也就有了新的体认。 2003年出版了我在北大给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鲁迅研究课的讲稿,现在再出我的中学鲁迅讲稿,就算是配了套:我一直将对处于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中国人讲鲁迅,视为自己学术和生命的一个使命。 鲁迅是
人在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时大概是很难接近鲁迅的,人倒霉了,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满了困惑,甚至感到绝望,这时就走近鲁迅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与鲁迅的特点有关? 当然,这或许只是我们这一代的经验,不知道你们这一代会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刻,什么瞬间,和鲁迅相遇。 钱理群 钱理群的鲁迅研究多年来都是北大热门选修课。与学院派研究追
《致你》是李静的私人创作集,写于1996年到2021年,其中包含一些从未发表的诗歌,以及若干小说、散文等。《致你》中的你,来自马丁·布伯《我与你》之你,是永恒之你,充溢穹苍、超越万有之你。这是我写给你的信,此对话将一直延续在我未来的旅程中。
《王小波的遗产》是李静关于作家王小波的评论与回忆文章的结集,断续写于1995年至2022年。1995年她在一家报社实习,初识王小波,写下第一篇短专访《真理本身也许就很有趣》。《海绵记》写于2022年4月,是她人到中年时预防遗忘的细节记忆与片段反思。中间各篇,写于不同的年份,显现对王小波不同程度的理解。总成一书,以纪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