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1503-1580),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本书为抗倭名将俞大猷传记小说作品,以俞大猷一生的抗倭轨迹为主线,全景式展现那些荡气回肠的抗
为先生立传,意在同行。本书精选了曾经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习、工作过并且在各自领域对中国革命建设有重大影响力的三十六位著名学者,范围包括思想政治、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物理、数学、建筑、地质、逻辑等学科领域,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少年教育、思想成长、研究领域、学术成就、家庭生活等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简要介绍
诗和远方,尽在大唐诗人丝路行。唐人自信开放,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丝绸之路上自然少不了他们的身影,长安、关陇道、河西走廊、西域道、草原道、唐蕃古道、南方丝路、海上丝路,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些诗人在丝路上饱览风光,抒志咏怀,传唱千年。本书以这些诗篇为切入点,去感触唐人细腻复杂的情感状态,同时也揭示出丝绸之路和中
本书为学术研究专著,约25万字,70余幅照片,以2011年台湾“国史馆”公布的“戴笠史料(《戴公遗墨》)”和“军情局档案”为参考,重点对戴笠个人经历以及国民党军统局成立发展、抗战前后的部分历史谜案与问题进行研究考证。书中共收录文章16篇,研究考证了戴笠与黄埔军校、戴笠如何走上情报工作、戴笠与联络组、戴笠与上海南市太平里
《不为彼岸只为海》记录了首位完成帆船环球航海的中国女性——宋坤的真实经历。是她海上航行315天的航海日记和人生感悟。爱情的渐行渐远、亲情的突然离别……跌至人生低谷的平凡女孩宋坤,开始了一场追问意义的历险。她参加了全球极具影响力的业余环球帆船赛,驶进荒蛮的大航海时代,从一场风暴到另外一场风暴,从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伤并
本书是笔工李兆志先生向启功先生求教书法而结缘25年的回忆录,极具传奇色彩。文章详细记述了每次求教的主题和启老的讲解,内容涉及启老专用毛笔的特性、“启体”书法艺术、书画鉴赏等诸多知识,颂扬了启老有教无类、提携晚辈的高山景行。又记述了李先生由于与启老结缘而得以向启老挚友华君武、王世襄、黄苗子、冯其庸、傅熹年等名家求教的往事
本书汇集了从宋朝至今凡为浯溪地区题名、刻碑、题咏、作文、评论等留过事迹的相关人物。按照时间分为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民国、现代七个部分,共计九百多人。每位人物分别有对应的人物介绍和浯溪相关作品和事迹。人物介绍和与浯溪相关作品和事迹,多数录入古人诗文集、地方志,及各种丛部古籍、子部古籍中的相关原文,并且大部分附有
该书立足于抗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首都及大后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大批国民政府的文教机构、艺术单位、学校、民间文艺团体内迁,音乐家们也随之汇聚于此,客观上促使音乐家们由分散趋于集中。各音乐家之间关系密切,与文艺界其他艺术家们往来频繁、相互影响,积极地开展各种音乐活动和艺术创作,大批质量上乘的音乐作品产生。本书通过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作为晚清的封疆大吏、朝廷重臣,他是众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仅就收复新疆、建设和治理西北而言,他就是研究晚清史不容忽视的历史人物,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与现有左宗棠的传记不同,本书稿有如下特点: 订正史实,根据清宫档案,考证传主不少传闻的真伪。 拓展视野,花较多笔墨介绍左宗棠的性格兴趣
本书从丰富的文人笔记、辛弃疾的诗词文章、奏疏等宝贵史料出发,结合现代学者的观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辛弃疾这位文武全才的多样化面貌。通过深入的史料分析和文本解读,本书细致地描摹了辛弃疾才华横溢却又悲壮曲折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