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基本保留了《四部医典》注释《祖先口述》之内容,对宇妥的《金释》和苏喀·却吉的《药物明辨》等进行了补充,并对论述部十一论各章节按颂注结合的方式作了语义阐释。分上下两册,共由三章三十一节组成,各个章节做了详细注释,尤其对于难点及以往的疑点做了细致入微的注释。
本书首先对苗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治疗原则、分类与应用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苗医外治法的发展历程进行介绍;然后对苗医外治法进行系统分类,具体分为针类疗法、灸类疗法、拔毒类疗法、熏洗类疗法、熨敷类疗法、刮擦抹类疗法、推拿按摩类疗法、孔窍类给药疗法、拔罐类疗法、奇治秘法十大类,涉及苗医外治法共63种,每种疗法均在苗
本书分为十章,包括分述概论、胆木的药用考证、胆木栽培技术研究、胆木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胆木的活性成分研究、胆木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胆木及胆木制剂的毒理学研究、胆木的临床研究、胆木的临床经验指南、胆木制剂的抗感染价值分析等,内容结构合理,科学性较强,对挖掘传统药材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书稿是国家基金项目《蒙医药大典》的15-22卷。用影印本的形式收入了北京蒙古文版《四部医典》(15-16卷)、蒙古国蒙古文版《四部医典》(17-19卷)、《秘诀补遗》(20-22卷)三部医学经典名著。其中,《四部医典》是藏医学经典文献,是一部对藏医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奠基之作,全名为《甘露精要八支秘诀续》;《秘诀补遗
本书稿是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院长李先加和青海大学藏医药学硕、博士生导师贡却坚赞,以金巴才旺《四部医典详解》与第司·桑杰嘉措《四部医典注释蓝琉璃》两书的章节为基础而编撰的《四部医典》脚注本,书稿分为四部,分别由根本部的两编9章32节、论述部的11编s1章79节、秘诀部的15编92章249节、后续部的4编25章71节组成。在细
本书收录了目前常用的藏药材特色品种的ITs2条形码序列。一方面,如实地列出了实验获得的序列,同时也给出了与GenBank比对的结果;另一方面,在“附注”中简要介绍了该藏药材品种的基原状况,若比对结果与多个物种的序列相似度较高,则在附注中说明。本书对藏药材基原鉴别进行了有效的方法学补充。
本书书基于多年从事肾茶研究的成果积累和文献资料分析,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编著,拟包括肾茶品种选育、种苗繁育规程、规范化栽培规程、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开发前景、傣医选方等方面内容。
本书是关于我国彝族医药理论、诊疗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等的大型学术专著。本书秉承传承、弘扬、发展理念,汇集了目前国内彝族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的最新成果;分为中国彝医药发展沿革、彝族医学适宜技术研究、方剂理论及处方研究、彝医特色药物研究、中国彝医药研究内容与方法五章,其中配操作和药物彩图500余张,全面反映了近年研究成熟的多种
本书从西藏的一些形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故事引出,论述了现代医学和中医对自身免疫病的认识与治疗,扩展到世界各地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的研究和思考,最后落脚到藏医学的研究和藏医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思考,同时对我国同为传统医学的中医和藏医进行了比较。
该书稿从太阳历中的阴阳、五行为重要切入点,用阴阳、五行理论来指导彝医妇科理论。用彝医的二气六路学说来论述妇科各种疾病的病因、病例。运用彝医基础理论,研究彝族地区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断辩证规律与防治彝族妇女月经、带下、妊娠、产后、杂病等疾病的一门临床医学。此书是中医妇科学的一个分支,反映了彝医妇科学的特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