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文本与历史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政治理念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念、价值,依据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作出宪法上的文本分析与权利诠释,从而使“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党的政治理念与价值真正落实到我国宪法制度安排与宪法程序运行机制上。
本书的主要贡献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了“社会主义乡村协商治理现代化”这一概念,并论述了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核心理念、构成要素、价值作用、困境成因、科学化法治化路径,阐释了乡村协商治理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对邓州模式和上海创新进行了深度挖掘和理论阐释,在借鉴域外基层协商治理经验、分析乡村协商治理现代化历史境遇
本书分为四部分,包括:中国地方政府发展能力研究的理论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发展能力评估结果综合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发展的核心能力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发展能力的专题分析。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的内涵界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的历程回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的实践效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的推进路径。
《赣事好商量2023》(全2册)江西省政协宣传文史网络中心组织汇编的一套理论文集,全书分综合卷、征文卷。主要收录了2023年以来,江西政协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化“赣事好商量”品牌建设方面公开发表过的文章,和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治理体制的活力来自哪里?体制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本书以作者最近几年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呈现了县域政治运行的丰富图景,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独到且深刻的解答。全书围绕县域治理韧性这一核心主题,从体制与机制关系角度切入,对县域治理体制、政府动员、干部流动、财政制度、政策转化与执行等进行了透彻解读。
本书采用史学叙事的方法研究并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在百年曲折的历史进程中与各界人士的重大协商情景,记录了其与各界广泛交往、协调合作、协商共济、共成大业的珍贵史事。是一本讲好中国故事,让人们从独特视角了解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人民政协协商史的生动的故事性读本。书中生动记录了老一辈革命家和党的历代领导人、决策者在中国革
1983年7月,绍兴撤地建市。同年11月15日至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绍兴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政协绍兴市委员会正式成立。40年来,在中共绍兴市委的领导下,历届绍兴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责使命,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频,在绍兴的发展历史
本书上限1988年,下至2023年,记述池州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组织沿革、政协会议、主要活动、专门委员会工作、县(区)政协、人物等。
本书设“省政协篇”和“市政协篇”两个基本栏目,记载2021年山东省政协及各市政协所发生的重要事件、重要文献、组织机构和人员变动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