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具体内容包括:《云南古代金石文字重释十则》《清代滇人王綍<书学印谱>研究》《万物过眼即为我有—黄土陵“古玺式”篆刻创作探究》《铁笔金针篆春秋—我所认识的段雪峰先生和他的篆刻艺术》等。
本书为沈定庵先生一个书法作品纪念集。沈定庵这位在书坛耕耘了一生的著名书法家,他在全心投入绍兴的书法事业的同时,又在为绍兴书画的精髓保存与传播“树碑立传”,笔耕不止。沈老的这种精神让人感动。
书法是中国的国艺,也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底色艺术。先哲讲,书为心画;我们说,书法是现代中国人的心电图。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始终是书法学习上的一直的难题。本书是从书法学习的理论和具体操作的实际出发,选取著名书法史家陈彬龢的《中国文字与书法》,作为第一部分《历史篇》,让读者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将著名书法家白蕉《书法
本书为王超书法作品集。王超作为河南书法青年后备人才,活跃于书坛,其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理论水平。本书精选其书法近作约50幅,作品以隶书为主和行书为辅,作品内容均为历代诗词歌赋、名联词句,章法形式多样。其师从书法家云平先生,问学吴行、张继诸名家。隶书取法乙瑛碑、张迁碑,法度严谨并有自家面目,行草书以二王、米芾为宗,开张舒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先生倡导并担任导师的“蒲公英计划”,面向全国各地的基层单位,重点对中小学书法教师开展以“审美居先”为目标的公益培训,在全国影响很大。本书是温岭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周峰博士书法工作室学员的书法作品、书法论文和书法教案的汇集。他经过三年努力,培训了第一期学员,这些学员大多是温岭教育界的
本书收集92幅中堂集字作品,涉及名言诗词每一篇的结构由书法集字、释文与赏析两部分组成,整体而言,既有书法的直观欣赏,又有深入浅出的美学探析,对于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具有出版价值。
这部书稿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国古代简牍帛墨书书法概论”,下编为“中国古代简牍帛墨书文化方略”。上编集中探讨了简牍帛墨书的文字品种、内容分类、书写工具、书法的笔法及结体特点、典型墨迹推介等内容;下编则探讨了中国古代简牍帛墨书书法对后世书法诸体的影响、中国古代简牍帛墨书书法的文化方略、地位与价值、继承与发展等重要问题。
书稿内容分为经典、聚焦、学术、作品、读书、记录六个专题。专题内容分别为湖南博物院藏何绍基隶书作品选;湖南省书法院艺术成果推广项目书法作品巡展、湖南省第二届学术交流活动书法作品展的活动详情;书道湖湘——湖南省书法院第二届学术交流论文研讨会论文选登;书道湖湘——湖南省书法院第二届学术交流书法作品选登;梁启超《国学入门书及其
对联是是中华传统文化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用对联的形式进行书法创作,更是将对联与书法二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中华文明历史上,书法不仅使对联文化形式得以广泛传播,更增加了对联的美学欣赏价值。本书作者以文学大家的视觉,高屋建瓴,依据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标准,在古今浩如烟海的对联中精选名联100幅,并以行草书精心创作
本书全卷三接纸,纵二八点二厘米,横二二一点二厘米,七三行,八八四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卷尾有宋、元、明、清及近代共一三家题跋。北宋1050年,蔡襄自福建至河南汴京,从福州一路北行,历时半年多。沿途见闻有感于怀者,皆成诗章,此卷所书五言、七言诗十一首即是。书写时间当在诗成之后不久,蔡襄时年约四十岁。故笔致飘逸流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