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茜/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精选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高茜画57幅。她的画作精炼和谐,创作贴合生活境遇和思想脉络,发掘自身生活深处亲切、秘密的方面,并反映一定的精神指向。《高茜/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对传统深入探究,认识到当代和传统相互依存的现实,追求当代的同时也忠实于传统,
中国艺术研究院又是国内艺术创作的重要机构之一,注重艺术学科理性思考与创造能力的融合,以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的来服务社会。近十余年来,我院相继成立.了中国画院、中国油画院、中国书法院、中国篆刻艺术院、中国雕塑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等一系列专业创作机构,集聚了以田黎明、杨飞云、何家英、赵建成、谭平、
林肇祺(18681930),福建仙游枫亭镇学士人,号颐道人、寿庵氏、鹤也、蓝鹿樵者、摘斗山民、鹤野老人,后又号半痴、巨痴、跛鹤、跛道人。斋名可竹居、梅花书室等。成名于清光绪年间,成为我国闽派主要代表画家之一。擅长山水,兼善花鸟、走兽。林肇祺先生是位既注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的画家,先于李霞、李耕饮誉画坛,诗、书、画、
《希利尔讲世界地理》将带着你用旅行者的眼光看世界,告诉孩子们地平线以外还有什么,告诉孩子世界上不光有七大奇迹,还有许多应该知道的…… 作为一个老牌的旅行者,《希利尔讲世界地理》作者维吉尔·M.希利尔到过很多国家,行程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五圈,因此,他萌生了写一本自己的地理书的想法。 对孩子们来说,学习地理就是一种探索。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发展研究》遵循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时间轨迹,从中国近代美术变革的先声入手,将社会变化对中国美术的影响、晚明以来的形式、“海派”与画家作为开篇,依次探讨1919—1949年中国美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1949—1956年中国美术在过渡时期的发展、1956—1966年中国美术在十年探索时期的发展、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虽然经过了三十多年,但遇到的大挑战还是艺术消费市场的不断崛起与互联网融合的快速发展,这些挑战正在改变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整个版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可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其他市场形态一样,遇到的大挑战
本书介绍了中西方美术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全书分上下两编,共21章。上编从雕塑、绘画、书法、篆刻、建筑、工艺美术等方面介绍了中国的美术发展史,包括各朝代美术发展水平和时代特征、社会背景、美术作品、美术家及美学思想等;下编介绍了外国的美术发展史,包括对各个时期有重大影响的美术观念、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的风格演变及美术家的作
本书从传统认识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美术进行分类,大致分为手工艺造物、建筑、中国画、书法四类,避免了将中国古代某个美术类型原本合为一体的各种形式或手段割裂开来。该书立足于文化史的高度,运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研究方法,吸收当代中国与西方中国美术史学以及中国画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呈现出中国美术在人类视觉文化中别具一格的辉煌传统。
本书循着时代、地域两条线索,系统阐述了欧洲美术、佛教美术、伊斯兰美术等的发展过程。作者从人诞生之初娓娓道来,带领读者跨越时间、空间,领略各大洲、各不同时代艺术之美。从史前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一直到现代;从埃及、两河流域到欧洲,再到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美术的历史长河星光璀璨。
该书以叶浅予为个案,选取了其30余件作品,包含书画、印章等,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画家生平进行解读,深入挖掘其艺术特色和成就,既观照其艺术主张,也研究其艺术人生,在近现代中国美术的整体历史中阐述其艺术成就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