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住宅的发展研究,分析了全球视野下社会住宅发展的挑战,分析了后疫情时代的城市模式嬗变,还专门研究了日本社会住宅的过去、当下和未来走向。第二部分,讨论了建筑实践者的职责。马岩松和张佳晶两位著名建筑师与何老师对谈了关于中国社会住宅发展的要点、难点的看法,张佳晶论述了中国社会住宅从1.0走向4.
北京工人体育场(以下简称新工体)改造复建工程作为中央批准的首都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是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规的重要举措。改造复建后的新工体是国内首批、北京首座专业足球场,能够满足世界杯、亚洲杯等高水平国际赛事的举办要求。1959年工人体育场建设完成,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献礼的十大建筑之一。这里举行过国际性及全国重大体育比
本书从室内设计发展历程的角度切入,跟随作者的从业经历和行业发展的一个客观的看法和记录,浓缩了近30年室内设计行业发展历程。对室内设计行业发展以点带面、管中窥豹的理解。主要章节包含:第一章回顾历史,拥抱未来;2、第二章医疗空间室内设计的演变与发展;第三章医疗空间室内设计的策略与实践;第四章医疗空间室内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
近代广州与开平侨乡民居立面研究
本书精选了设计师曾建龙从2017-2024年之间的13个餐厅设计案例,每个案例都以东方诗词、书画为设计元素。书中收录的鲁采餐厅、鼎琪餐厅、莱安五号等13个餐厅案例,都是曾建龙操刀设计的国内知名餐厅,不论是空间规划、材质选择、软装配饰,还是色彩搭配、灯光设置,设计的每处细节都蕴含了满满的东方意蕴,都是业内备受推介的设计,
《给孩子讲传统民居》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出孩子们关于“老房子”——中国各地典型传统民居的50个常见问题,举例介绍了北京四合院、十里铺地坑院、新中村窑洞民居、新叶村徽派民居、龙脊干栏住宅、高椅村窨子房、福建土楼与蒙古包等民居形式,描述其建筑类型的特征与建造过程,以及居住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形式活泼,内容多元,以小人盖房子
本书为《天工巧匠——中华传统工艺集成(北方少数民族卷)》(13卷)其中的一册,主要介绍了蒙古包溯源、蒙古包营造技艺、蒙古包室内外空间及礼节、蒙古包蕴含的智慧、蒙古包文化传承与智慧、蒙古包的现实意义、蒙古包传承与合理改进等内容。本书结合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历史、现状及未来传承路径进行系统研究,专注于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十余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航空客流得以快速发展,民航机场的新增和扩容建设迎来发展高潮。国内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机场基本均进行了一轮改扩建,部分城市还新建了第二机场,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新建卫星厅及T3航站楼、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新建T3航站楼、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建T5航站楼、新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
《低碳交通建筑设计》是一本为建筑学专业本科生编写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低碳交通建筑设计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技能。本教材作为《高等学校碳中和城市与低碳建筑设计系列教材》之一,紧密结合国家碳中和战略,聚焦交通建筑这一特殊领域,结合建筑学本科生的设计课程特点,深入讲解了低碳设计理念与技术在交通建筑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本教材的特色在
本研究以现实需要为导向,在建设体育强国和振兴足球运动的大背景下,围绕我国大型专业足球场赛后利用研究的主题展开研究,有利于为我国球场建设与赛后运营提供丰富的经验借鉴,为破解体育场馆赛后利用世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本研究从球场建设及赛后利用的实践出发,全面梳理球场赛后利用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与影响因素,提供国外世界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