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阐述了涞水麻核桃的前世今生和相关知识,记录了核农核商核友们的感想心得,既是一部指导核农核商的工具书,也是一部开展麻核桃学术研究的百科书,更是一部展示麻核桃独特魅力的文化书。
本目录略去了早于二零一八年发行的邮票,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二零一八年一月一日到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底期间发行的全部邮票。本目录承续了此前各版本目录的体例,将所收录的邮票按照其性质分为纪念邮票、特种邮票、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贺年专用邮票、贺卡专用邮票、普通邮票等不同种类,再按志号或顺序号排序。本目录内容丰富、资料
本书是我国首部聚焦于博物馆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术文集,汇集了来自全国博物馆学及传播学等研究领域的优秀学术论文。 本书以传播学为经,以博物馆学为纬,融合了艺术、哲学、数字媒体、游戏等多学科理论,通过学理溯源、范式创新、学科交叉与实践等多维探索路径,深度解构博物馆传播的本体论与方法论。 本书对于博物馆从业者、传播学科研
北京地区的人类文明绵连延续,底蕴厚重。自史前鸿蒙初辟,迄于明清的古韵悠长,在北京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元民族文化交融汇聚,形成了一套独树一帜、兼容并蓄的文化生命系统。伴随着我国现代考古学的百年发展,北京考古也用其丹青妙手,逐渐为世人铺展出一幅更为细致的古都画卷,并完美地诠释出了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
本书稿分为四个部分:新时代博物馆讲解服务的体系建设、新时代博物馆研学教育的实践探索、新时代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多元发展、新时代博物馆教育推广的优化提升,从讲解、研学教育、志愿服务、教育品牌四个维度分析了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协同育人方面的作用和不足,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中国博物馆学大会锚定当前博物馆事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研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生动实践,努力为博物馆界的学术合作、学术共享、学术提升提供有效和优质的交流渠道。中国博物馆学大会旨在打造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及博物馆改革发展新成果的交流、展示平台,本书为第一届大会的论文集。论文集按四个平行论坛划分,分
本书分为三个历史阶段:1953年以前博物馆的前身、1953—1995年博物馆筹备成立并发展阶段、1996—2022年快速发展阶段。本书经过20余年两代人的编写,既是对先辈贵博人艰难创业、执着敬业的钦佩和缅怀之情,也解决了博物馆成立之初的重要时间节点等问题,呈现了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的历史,从中可窥贵州省文化事业的发展脉
本书是由国家文物局编著并公开出版的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基于2024年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全面呈现博物馆事业发展情况。
20世纪初,随着近代考古学的传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河南地区掀起了一股考古发掘和研究的热潮。河南博物馆(今河南博物院)应运而生,成为收藏、研究和展示河南地区文物的重要机构。1936年7月,河南博物馆创办了《河南博物馆馆刊》,旨在阐扬文化,研究学术。馆刊虽仅存续两年,出版15辑,但其内容丰富,涵盖论著、报告、艺文、专载、史
天津是中国近代邮政和邮票的发祥地,亦曾是全国邮务管理中心和邮运组织中心,加之城市经济文化发达,集邮条件得天独厚,成为中国最早开展集邮活动的城市之一。目前天津的集邮爱好者仍有数十万之众,人们更希望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了解与邮票相关的历史文化方面的诸多细节。本书内容包括天津邮政史话、天津邮票史话、天津集邮史话,以及邮票上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