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丰子恺系统介绍音乐艺术的书。音乐有哪些种类?音乐入门要经历哪三个阶段?如何认识乐谱?如何练习唱歌?如何演奏钢琴、小提琴、口琴等几种常见乐器?西方音乐是沿怎样的道路发展至今的……在本书中,丰子恺先生将针对这些问题,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解一一作答,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音乐殿堂的大门。讲述乐理基础、古今中外
本书以中国作曲家汪立三为研究对象,从童趣风格的独特视角对其晚期四部作品《窗花集》《小弟的画》《动物随想》《童心集》展开研究。全书共七章,前两章从宏观的角度梳理了童趣风格在中西方钢琴创作中的发展轨迹,并详述了汪立三的个人经历及其童趣风格的形成背景。后五章分别对四首作品的音高、节奏、曲式、音色等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
音乐鉴赏是西安交通大学面对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核心课程。该课程从2003年开始讲授,2006年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在学生中具有广泛影响力,校内学生约2万人。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团队2014年被评为陕西省本科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018年课程入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批课程思政项目;2019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名课程,同
作为当代中国乐坛成绩斐然的作曲家,叶小刚将各种技法巧妙地融入其所作的音乐之中,本次出版的作品既包括了他早年的经典代表作,也包括了他近年来最新探索的成就,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以及族群对独立与和平的求索,诸多宏大话题尽在音乐之中。该作品也是建国70周年的献礼产品。叶小钢作品选集7,收录了作者家为纪念鲁迅
经历三千年积淀的古琴文化,有浩瀚的琴谱与理论文字传世,更有不同门派口传心授的弹奏方式,现代琴人只能窥探得其中的少部分。《古琴进阶六十六问》为香港古琴家及音乐学者谢俊仁继2016年《审律寻幽:谢俊仁古琴论文与曲谱集》之后的另一力作,以问答形式,讨论古琴爱好者常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内容分为《音律卷》、《弹奏卷》、《传承与创新
该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美育通识课程的教学用书,是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的关键核心教材,也可作为音乐爱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提升个人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文化读物。本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中华传统音乐发展的角度,对中华传统音乐历史变迁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从乐器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华传统音乐与乐器进
古筝是我国传统乐器,根据文献《史记·李斯列传》中的记载及江西贵溪崖墓的考古可知,古筝早在战国时代便已流传甚广。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筝乐艺术体现了不同的美学特征。近代以来,由于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筝乐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古筝作为历史悠久的古老乐器,凭借其优雅的外形、动听的音色,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追捧。本书按照
“阅古通今典藏丛书”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旨在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量级古籍整理丛书,精选极具文献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的古籍善本,以影印形式展现古籍原貌。具体书目如下:1.《笔史》2.《墨史》3.《纸谱》4.《砚史》5.《琴史》6.《棋经》7.《书品》8.《古画品录》9.《茶经》10.《毛诗》11.《尚书》1
管风琴,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伟大乐器,承载着无数音乐家的创作、技巧与心血。在其庄严的音色背后,蕴藏着时代的文化脉动、音乐思想的演变以及人类对美与音响的追求。本书是管风琴演奏领域的重要学术著作,专注于16-18世纪管风琴音乐的演奏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