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运输航空;通用航空;民用机场,具体内容包括:航空旅客运输;航空货物运输;航空运输服务;航空运输辅助服务;运输飞机;著名航空公司等。
本书是面向大众读者的知识性读物。1903年12月17日,莱特驾驶装有发动机的“飞行者”1号进行试飞,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动力飞行。2016年8月16日,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成功,它带着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玻尔的“原子量子”还有薛定谔的“猫”……冲上太空,实现了人类的又一个梦想。本书以生动灵活的方式讲述了人类“飞天
本书共6章,分别从嫦娥四号任务概况、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指标及数据分析方法、月球背面着陆巡视区的深部物质成分研究、形貌构造与区域地质演化研究、月球背面环境特征和未来展望等,系统梳理了嫦娥四号任务所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收集了2019年成功降落月球背面以来至2023年正式刊出的主要科学论文。通过对这些创新成果的精心梳理与
本书从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评估与优化设计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示了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先进技术。通过详细的解析与生动的例证,本书生动描绘了航空发动机在推动飞行器翱翔蓝天中的重要作用。从涡轮喷气发动机到涡轮风扇发动机,再到更高效的超临界发动机,本书都进行了详尽而系统的介绍。同时,本书还探讨了航空发动
本书通过产教融合、校际协作的方式,紧跟行业动态、深度对接岗位、理论联系实际,基于飞机仪表维修的工程实践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共同编写了集职业素养、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于一体的飞机仪表技术的整体认知、大气数据仪表技术应用、陀螺仪表技术应用、飞机发动机仪表技术应用和电子仪表系统的分析与应用5个项目,并配套了相应的虚拟仿真
本教材共有4个模块单元,第一模块为职业情境认知,分别论述了航空气象地面观测组织工作、地面气象观测场、气象观测仪器、时制、日界;第二模块为常规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详细介绍了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压、风、降水、积雪的基本概念、原理、观测记录的方法;第三模块为报文的编制,主要讲解了机场例行天气报告、机
本书共分为五个模块。前两个模块突出“学中做”:第一模块为认识无人机与大气,主要介绍飞机的基本组成和飞行大气环境;第二模块为空气动力学基础,主要介绍升力、阻力的产生及变化规律,螺旋桨拉力和阻力的产生与变化规律,螺旋桨副作用,飞机的平衡、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基本概念。后两个模块强调“做中学”:第三模块为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的基础飞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毕业设计交流工作的全面总结,本书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本书中收集了历次毕业设计交流的主要信息而且还包括参赛团队、获奖名单、评委组成以及教指委所颁发的证书、文件等等。
本书系统地讲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的相关知识,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解数据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结构概述、线性表、栈与队列、串、数组和广义表、树、图、查找及排序等,并以航空航天实例为基础讲解实际应用。第二部分重点阐述典型的算法设计方法,包括算法概述、递归与分治、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回溯法等理论与实例应用。
《航图教程》共分为8章,主要以近十年出版的航图为实例,内容涵盖航图概述、航路图与区域图、机场图、标准仪表离场图、标准仪表进场图、仪表进近图、其他终端区航图和航图软件介绍,并在每一章后面附有习题,供学生复习使用。该书旨在帮助飞行学员及飞行员正确认读、理解和使用航图,帮助其熟悉飞行各阶段的程序和内容,为其飞行训练和飞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