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志书为湖北省通城县于清同治六年(1867)编纂出版的地方综合志书,内容包含图考、星野、疆域、山川、沿革、建置、风俗、土产、田赋、学校、礼制、职秩、选举、人物、列女、艺文、庙宇、古迹、茔墓、祥异、兵事、杂记等。本次点校参考活字本、国家图书馆藏本、中国科学院图书光藏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等多本,查漏补缺,作了最大程度上的
本书记述了学校所在地庞各庄以及大兴的历史和现状,反映了大兴的地域特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和历史人物。
宁德市,福建省辖地级市。《宁德简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反映宁德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展示地方特色,积累、传承地方文献,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
本书是唐家墩街道第一部街道志。《唐家墩街道志》采用章节体,时间断限为肇端起始至2016年(重大事项延至2019年)。全文包括序、前言、凡例、目录、大事记、综述、正文、专记、索引、编后记等,坚持横排整写,纵述史实的原则。设有建置、人口与计划生育、街区建设、经济、街道机构、民政、文教卫、人物宗教掌故等共5篇21章64节,结
掌故是指叙述史上名物制度变迁、社会文化衍进、山水风貌特色,以及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或逸闻轶事的文字,在“正史”中不载或略记的零星史实。本书为严昌洪教授对多年前出版的多个与武汉相关的掌故类图书进行补充修订而来,作者不仅精心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补充了新搜集的原始材料,并且按照江城沧桑、山川揽胜、名胜探幽、政坛百态、人物
本书对伊犁自古以来文化经典文献大规模、系统化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伊犁文化发展的全貌。根据史料的性质和类别,分门别类,既包含历史文献、地方志、文牍、信札、日记和行记等关于伊犁的资料,还包括伊犁州范围的考古调查报告、普查报告及有关伊犁碑铭、印章、出土文物等资料。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使世人全面了解伊犁独特
本书对南京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度甄别与筛选,挖掘了相关历史资料,全面立体地从史前文化遗产、都城文化遗产、佛教文化遗产、科教文化遗产、革命文化遗产五个方面展示了南京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逻辑清晰,系统深入,极具可读性,让读者从多元丰富的视角了解内涵深厚的南京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全书图文内容相得益彰,相关插图上百幅,插
本书是“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陕西卷”其中一卷,由富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书稿共分四编,时间跨度为1921-2020年。第一编主要介绍富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自然环境、资源概况等。第二编介绍富县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第三编主要介绍当今富县革命老区蓬勃发展的面貌。第四编是对老区远景的展望。
山西省表里山河,有着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历史的演变中,山西的建制屡经变化,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正逐渐被湮没。本书从山西省各县县域的基本情况,名称由来,建制沿革、境域地志、知名人士和古迹胜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各县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内涵。
本书按照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提出的丛书编纂要求,以老区人民为主体,以老区发展为主线,全书共分六编、200千字,客观、真实、详尽地记载了1933年至201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在大宁境内的革命斗争历史和经济发展概况。讲述了大宁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处的特殊地位,大宁的各级党组织所作出的英明决策和惊人壮举,大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