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反复读过的重要哲学著作。在长征行军途中,毛泽东克服重重困难,把这本书一直带到了陕北,在自己的重要著作《矛盾论》中还引用了该书的两段原文。1963年,毛泽东提出学习30本马列著作,其中就包括这本《反杜林论》。后来,他又专门为印马列著作大字本的问题写信给周扬,嘱咐像《反杜林论》这样的
本书由社会关系概念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社会关系概念的基本内涵、马克思社会关系概念与传统观念的变革、马克思社会关系概念与现代性反思理论的对话、马克思社会关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五章构成。五章内容紧密围绕马克思社会关系概念这一核心问题,层层递进,既有纵向的思想史梳理,又有横向的理论分析和比较,既探究了马克思
本书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专题选编本系列之一,目的是为了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的形式,满足广大读者多层次的需求,本书共收录马恩论著汇编22篇、书信选编9篇,论述摘编7条;列宁论著汇编19篇,书信选编6篇,论述摘编4条。其中所收的文献均采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著作新版本的译文,从采用统一的编辑体例,系统地
本书通过对文本原意的深度耕读,提炼经典作家的思想精粹,进而或从思想史、或从争议论点、或从现实效应等方面全方位展现马克思的思想图景与强大魅力,力图还原其原初语义。本书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它的写成是马克思唯物史观萌芽前的最后一个有决定意义的步骤。这部著作的重
本教材是融媒体教材,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编写理念,以实现和满足学生的发展为需求。每一专题均配有习题、阅读材料等内容,同时针对教材中的部分难点,设置了图片、动画、讲解视频等二维码资源,学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便捷、快速地获取对应辅助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包括:专题一劳动创造
自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问世,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了。这部划时代的思想理论巨著不仅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科学革命,而且深刻影响从19世纪末至今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走向。国外围绕《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政治哲学层面问题而展开的思想论争,日益成为创新阐释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的一条非常重要却又常常
本书是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重点出版规划《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世界传播通考》丛书之一。本书主要由总序、导言、《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原版通释、《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库恩译本考释、《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库恩译本考证、《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库恩译本
为了加强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的建设,为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供交流平台,浙江省社科院特特推出此书。本书选取了第十六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的优秀论文20余篇,文章理论结合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及时反映了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
本书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史研究丛书》之一种。该套丛书的主要内容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整理与研究”的结题成果,该项目已于2018年在国家社科规划办顺利通过结项。本书从历史演变历程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分为十章,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是当代西方伦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从早年加入英国共产党,再到迁居美国,尽管时代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阐释,并充分运用其中的核心概念、阐释话语和价值观构建了德性理论。本书借助思想史解读、文本解读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充分阐释麦金太尔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显性到隐性的“两种形态”,以及理论话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