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导控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充分考虑网络舆情导控教学的需求特点,将内容分为理论篇与实践篇。理论篇对网络舆情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辨析,准确地阐述了舆论、舆情、民意、牢骚、恶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清晰地描述了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特点、传播途径以及现今网络舆情的诱发原因;
新媒体时代完全改变了人们接触、参与信息的方式,颠覆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本书从企业营销的视觉囊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户外新媒体等所有新媒体种类,对新媒体营销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具有系统性、实战型、通俗性、针对性等特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规划教材》从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工具,并结合云计算技术简要介绍了云环境下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规划教材》共分九章,包括
《中华信息科学论坛(2013年第2卷)》的定位以学术性,情报性,综合性,针对性,前瞻性和动态性为主,涵盖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管理学,文献计量学,信息网络技术以及其他信息相关学科,力图反映这些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学术动态。
公共文明引导员微博与微信(全彩)
传媒国际评论(第一辑)
微博,以140字为限,通过转发、评论形成一条快速的传播路径,替代过去的论坛、博客,多次成为网络热点事件的重要助推力量,很快由小众的新媒体转变为大众传播的平台,相关讯息在微博上迅速传播,引起广泛关注进而成为舆论焦点,之后再经由大量转发、线上和线下的互动,终形成网络舆论并在现实中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与论坛、博客不同的是,微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早在18世纪,女权思想就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孕育并发展起来,从而爆发了大规模的妇女运动。这场妇女运动到20世纪初达到高潮,即女权主义运动第一个高潮。到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再度达到第二次高潮。这时的“feminism”已远远超出了前期“女权主义运动”所指涉的政
《信息科学原理(第5版)(精)》创建了“全信息理论”、“信息转换原理”和“信息科学方法论”,形成了信息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国内外独树一帜。全书分为4篇。第1篇给出信息科学的背景和定义,是全书的总纲;第2篇提出并建立全信息理论,是全书的基础;第3篇阐明信息转换原理,把相互分立的感知论、通信论、认知论、智能论、控制论、
《新媒体与社会(第7辑)》为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推出的《新媒体与社会》系列的第七辑。《新媒体与社会(第7辑)》(作者谢耘耕、陈虹)主打食品安全舆情研究,精选了近年来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舆情案例,如西瓜膨大剂风波中的“微博卖瓜”、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可口可乐“含氯门”事件、肯德基速成鸡事件、红牛“添加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