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被誉为“扬州名片”的著名作家、学者韦明铧先生创作。扬州既是千年古城,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且扬州建城两千五百年以来的绝大多数重要人物与重要事件,都被世界关注过。扬州不断走向世界,世界不断认识扬州,构成了一部扬州与世界的交往史。全书紧扣中外文化交流主线,细述扬州与世界的交往史,在选取人物事件时,略写大家业已谙熟于胸的历
本书内容讲述:烟台为中国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7000年前即已形成繁荣一时的白石文化。烟台作为中国沿海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在战国时期便由于齐国发达的丝织业而使烟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首航地。至唐朝,这里的登州港,已与明州(宁波)、广州、泉州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对外贸易港口。清代末期的1861年烟台加入了中国沿海被迫开放的港
本书以“档案中的书香北京”为主题,全书共收录北京市档案馆已公开的史料16组,分为出版、流通和阅读三个专题,包括:国立北平图书馆和市立北平图书馆的建设情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北京市书市、大众读书会,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图书馆事业发展情况等。通过档案史料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初北京图书报刊事业的发展状况。本
本书包括复兴岛研究概况、复兴岛历史人文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复兴岛前身、复兴岛自然形态、复兴岛土地利用与重要历史建筑演变、文献中的复兴岛、复兴岛的个案研究(鱼市场或工业遗产或军事遗存)、复兴岛印象:口述访谈、结语“复兴岛是近代上海中外利益共同体的产物,也是这个共同体的象征物”,并列有附录《上海市档案馆藏有关复兴岛档
本书是当代作家看晋阳的一次有主线、有规模的作品展示,对于宣传晋阳文化、讲好山西故事有积极意义。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坐落在晋阳古城遗址范围内,名都晋阳的历史就浓缩在这一村庄2500多年的变迁中。作者翻阅历史档案,追寻先人脚印,在古城营村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采风,最终以散文的笔法成篇,详细记述古城营村的历史风貌、文化遗产、名人
本书作为一本介绍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史的通俗读物,力图通过深入浅出的章法、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普通读者介绍南京自有人类活动以来的城市发展、古都建设成就。书中细说南京自公元前472年以来的建城史,将厚重的历史浓缩于这一薄册中,且能立体、多维、原真地展现历代城市建设、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的特色与成就。重点
本书以南京地区历年来的重要考古发现为基础,简要而系统地介绍南京先民从远古至东周筚路蓝缕,开辟山林,泽被后世的创业历程。本书系统梳理了南京地区从旧石器时代至东周时期的发展过程,涵盖了原始与原史两大阶段。全书分为旧石器时代的南京先民、新石器时代南京的聚落分布与文化面貌、原史时代南京地域文明三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结合考古资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南京明故宫寻踪、遗珠汇编、闲话杂谭、名人书画诗词题跋索引。“南京明故宫寻踪”篇章的所有文章都是以《明实录》为底本并参以《明史》等公、私史料再附以实地踏勘,对南京明故宫的存疑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证。“遗珠汇编”节是对一些重要的文史资料加以考证与辨析,为时人和后人提供真实可信的历史信息。“闲话杂谭”章
本书内容有三个方面特色:一是本土化。该书选材围绕粤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本书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二是创新性。这些研究成果发表时,很少有人涉及研究,因而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三是思想性。本书以研究粤北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
本书所收档案以雍正、乾隆时期为主,均为蒙文档案,包括谕旨、示、薄册、咨、呈等多种文类,为国内首次系统性刊发,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献价值。在整理过程中同时对档案目录中的发文时间、发文单位以及档案主题等内容进行了校核,修订了现有目录的若干失误之处,方便读者使用,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