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鲁迅一生最后阶段生活、创作、奋斗的城市,也是鲁迅精神最终凝成和充分展现之处。鲁迅精神融入了上海的历史记忆,浸润了上海的城市精神品格,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国胜先生从事鲁迅思想研究多年,此次,刘国胜先生写作《鲁迅在上海(1927—1936):鲁迅精神与上海城市品格》,从鲁迅在上海十年间的生活、创作切入,解说鲁
翁文灏(1889-1971)是中国现代地质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开创者,本书稿收集美国所藏翁文灏的往来英文信函,有约110通,主要藏在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InstituteArchives),密苏里州历史学会(TheStateHistoricalSocietyofMissouri),厄
本书是“四川大学革命英烈丛书”之一。全书通过广泛研读史料、走访调查,对张培爵、龙鸣剑、胡良辅、董修武等辛亥革命时期四川大学英烈校友的英雄事迹、理想信念进行搜集、整理、阐释,展现了四川大学校友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贡献,彰显了川大学子的革命精神与胸怀天下的气度。本书主要内容为上述革命英烈传记,旨在充分发掘和用好校史文化及红色
主要围绕四川农业大学多年来科研情况,讲述多项科研大奖背后的故事,记录一代代川农人秉持家国情怀,传承发扬“川农大精神”,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不懈努力的故事。重在讲述钻研的过程、奋斗的艰辛、克服的困难,以对群像的勾勒,生动展现川农人坚持创新的科学家精神和心怀国之大者的奉献精神。内容包括六大部分:一、硕果累累(科技工
缪天瑞先生(1908—2009),作为音乐学界泰斗,他的百年人生跨越了整个20世纪,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与丰硕的研究成果堪称中国音乐学界的奇迹。为专注于中国音乐的基础理论建设,缪先生在75岁高龄时放弃天津的优厚待遇,毅然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做一名普通的研究员,随后带领音乐研究所同事,编撰了《中国音乐词典》(正编、续编
本书为记叙文集,收录了100名成绩优异、综合表现突出的四川省2022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本专科)的学习生活故事,以他们自己的视角,全面展现我省优秀大学生的青春奋斗风采,进一步宣传国家奖助政策体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全省广大大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勇于攀登。希望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以获奖学生为榜样,勤奋学习
本书稿通过搜集相关文献、旧籍文物文存等历史资料,陈述了陶氏三贤有关的历史事件,把贤母、贤臣、贤士事迹呈现出来。陶氏三贤是后人立徳的榜样,激励人们实践人生正确方向提供了参考。研究陶氏三贤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此书具有较好的出版意义和重要的史料价值。
本书是西安交通大学部分经历了西迁和西迁后创业的教职员工的小传合集第五辑,记录了这些教职工们伴随着岁月所走过的生命历程,特别是他们在交通大学西迁后六十余载的创业与发展中所承担的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与成果。通过这些小传,我们可以看到在西部这块曾经荒凉的黄土地上,西安交大人的奋斗与成长;看到为实现向科学进军
本书稿为由深圳博物馆主办的“与古为徒——容庚的学术和时代”展览的配套图录。分为“家世传承”“燕都访古”“学术交游”“撰述成就”四个单元,重点在“燕都访古”“学术交游”两个单元。“燕都访古”部分系统介绍了清代金石学复兴和晚清金石学在士人群体中极为盛行的背景;“学术交游”则通过和容庚交往的学人群体,包括王国维、罗振玉、马衡
这是一本地方文史资料。本书汇编了唐朝、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历史上具有一定成绩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及在各行各业为仙居县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在文学创作、技艺传承、教育兴学、科学研究、社会建设等方面卓有成就从而传世留名,是先贤们中的典范,是后人敬仰的楷模。每个人物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