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读者对“除湿”的需求,从“很多不舒服,都跟湿有关”、“与‘湿’有关的疾病的对症调养”、“日常除湿的小妙招”等三个方面介绍湿气致病的相关内容和应对方法。内容包括30多种常见疾病的家庭治疗和20余种日常除湿的小妙招,重点用艾灸、按摩和药膳食疗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症状和不适,帮助中年人远离疲劳、腹泻、水肿、肥胖、“三高
本指南遵循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原则与方法,根据临床应用证据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知识,对治疗糖尿病有效的降糖单味中药、复方和中成药进行系统评价、荟萃分析,通过同行专家会议形成共识,确定临床推荐使用的中药功能主治、适应证、剂量和使用注意事项。重点在糖尿病治疗的单味药应用方面,按照现代药理成分分类,包括多糖类、生物碱类、皂苷类
新冠疫情暴发后,仝小林院士先后担任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组长、中央援港抗疫专家组组长等职,先后辗转“四省十二地”指导中医抗疫工作,主持制定了第三版至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的中医部分(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仝院士在武汉抗疫期间,在国内首次提出从“寒湿疫”角
本教材突破传统温病学教材的体例惯例,聚焦温病学经典原著条文深层次解读与阐释,同时结合临床病案的应用分析,将条文中理法与方药应用于新发突发传染病、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及其他内、妇、儿临床各科相关疾病的诊治中,学用结合,构建中医思维体系。本教材共设导论、上篇、下篇三部分。导论主要介绍温病学的学科特点与地位、温病学经典原著的学
本教材为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以培养应用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思维方法解决中医内科病证实际能力为中心,强调立足现代临床实际,传承经典与古今医家学术经验,展示中医内科学**研究成果,即所谓“更经典”、“更现代”、“更实用”、“更有特色”原则。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概要介绍中医内科学内涵、中医临
本书是一本学术研究专著。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性并发症,以高患病率及致死率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迄今尚无有效的西药能阻止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自然进程。中药复方益糖康以健脾益气、清热养阴活血为依据,益气活络解毒,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代药理学的发展与印证,也为益糖康治疗尿病肾病提供了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
书中基于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概述了消渴病的中医病症范畴、病因病机认识、辨证方法、治则治法、常用方剂以及常用单味药、单验方等内容。结构上总体概述了消渴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如“滋阴、益气、化湿、活血、解毒”等法,又详细地从“经典方剂、特色成药、单方验方及食养调护”等进行详细就解说。内容上根据临床实用的原则,扼要梳理了消渴病中
本书主旨为让临床中医师能更快地掌握中医心病临床诊治方法,能深入了解中医治疗心病的理论基础,能理论结合实践、快速使用心病方剂治疗疾病。本书前言明确提出“理法方药是中医心病诊疗理论体系的体现,方剂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方剂体现了中医心病诊疗的核心思想,从学习方剂即可学到中医心病诊疗的精髓。然后本书从“心之生理和病理””心病病
《温疫论》为我国明末著名医学家吴有性所著,撰于崇祯十五年(1642)。该书共二卷,卷一载论文50篇,主要阐发温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并讨论温疫与伤寒的区别。卷二载论文30篇,着重叙述温疫的各种兼挟证,设立多篇有关温疫的质疑正误及疫疠证治的辨论文章。是我国第一部急性传染病专著,在中国医学史和温病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
叶天士《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奠基之作。不仅于温热创见非凡,对湿热证治亦有精辟立论。他认为内外湿相合在湿热类温病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将湿热类温病的外因及证候细分为温热挟湿证和湿热证两种,指出湿热证的主要病位在脾胃三焦,发展变化有伤阴伤阳两种转机。重视辨舌察齿,并据此确立治法。治疗上,强调要分解湿热,突出以湿为本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