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铁的产生可以视为日本帝国继台湾、朝鲜半岛殖民统治之后对殖民地经营方式升级改造的结果,是日本帝国自明治维新以来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上的一个“独创性”侵略模式。从人物群体层面解读、剖析满铁的功能、作用、地位,将满铁的产生、发展、消亡过程做出梳理是必要的。满铁作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重要殖民统治机构,存续期间仅总裁就更换了1
近30年来国内外在满铁资料整理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所利用的资料仅是满铁遗留下的浩繁调查资料中的一部分。所以,关于满铁资料的挖掘和利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满铁的研究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宽。满铁自成立之日起,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满铁在中日关系史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满铁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是研究日本侵华史的重要组
本文先以日俄战争前后日本文人对“满洲”的认知为研究对象,探究日本文人如何以事实呈现和视角选择的方式,将异域“满洲”变得与日本“休戚相关”,进而在日本公共认知空间内完成日本向“满洲”扩张的种种“合理性”构建。此后探究从日俄战后到清末期间,日本军政机构及其代表人物如何通过建立满铁,实现日本在“满洲”扩张权益以及确立日本在“
本书总体讨论三大主要问题:一是介绍满铁及其调查机构的形成与发展;二是详述满铁对东北煤、铁、石油、金等矿产资源的调查;三是论述满铁调查东北矿产资源对中日两国产生的影响。通过查阅原始档案,我们详细统计满铁调查东北矿产资源的数据及买卖交易信息,力求呈现准确的经济数据,从而厘清近代中日矿产资源的经济往来,进而剖析满铁调查东北矿
尽管萨珊帝国在古典时期和中世纪早期的历史全景中占有一定的篇幅和地位,但对其与同时期罗马和拜占庭世界相比更为隐秘的历史和艺术材料,当今学界的认识仍然存在空白。大量语史学、历史学、历史宗教学和古币学研究都不足以解释的关键问题,只有考古学研究可以阐明。本书在关于萨珊考古的诸多开放性问题中,选取了五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地介绍,即宫
吕惠卿是北宋中后期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生平主要参与王安石主持的变法工作,协助王安石制订了多项变法政策;他又曾主持数次西北战事,战绩颇丰。因而吕惠卿的“文治”和“武功”都值得深入探究。本年谱详尽、细致地还原吕惠卿的生平,不仅呈现了吕惠卿的宦途政事,也对他的学术思想成就有深入叙述。作者搜集、考辨众多史料,依据大量正史、典章
清华简地理史料以《楚居》、《系年》(23章)最为集中,《郑文公问太伯》等篇次之。本书全面清理了已公布清华简的地理史料,并对之进行辑录、文本校订,还在学界研究基础上对之进行了全新的注解。地名的深入研究包含三部分:首先,对少量疑难地名用字进行释读;其次,对《楚居》楚君居处性质进行探索;第三,对竹简中具备深入研究条件的地名,
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史书记载从未断绝。《论语》《史记》《左传》《孙子兵法》《资治通鉴》《开工天物》……祖先们在龟甲、竹简、绢帛、纸张上一直记录我们的历史,讲述我们的故事。这是先贤智者留给后人的丰厚遗产,也是是后世学子的必修之课。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和知名古代思想家,从民俗、艺术、思想、制度、科技、工程六大方面,为当代儿
吴文化博物馆作为国内吴文化研究与展示的特色文博机构,馆藏了一批吴地出土的国宝文物,如:新石器时期的“黑衣陶刻符贯耳罐”、春秋时期的“鹦鹉首拱形玉饰”和“楚途盉”、战国时期的“古琴”、西晋时期的“青瓷扁壶”、唐代的“双鸾瑞兽纹铜镜”、元代的“釉里红云龙瓷盖罐”和“朱碧山银槎”、明代的“青花束莲纹盘”等。 本书邀请国内相
严复一生几乎都在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时期中度过,他在思想启蒙、文化教育、翻译工作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反过来又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本作品将严复置于中国社会大转型的历史背景下进行专题研究。首先剖析严复如何将自己宣传的教育思想和经济思想运用在自身的生活当中,完成自己家教和经济收入的现代化转型,其次考察他的生活方式如何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