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史叙述中流行已久的一个名词,但唐宋至“五四”之前的传统中,并无“古文运动”这一说法,“古文运动”概念其实是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史叙述的一个建构。这一建构,在中国文学从古典文学转变为现代文学之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首先,它是“文学运动”这一现代观念的最早体现;其次,它是“五四”以后各种新、旧文学立场之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是著名文学史研究专家陈子展的一部文学史专著。全书共11节,论述了1894年以后30年的文学史流变。改书出版以后,曾引起学术界极大反响。此外本书的理论丰富,观点独到,学术价值极高,对广大近代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大有裨益。
本书是著者多年新文学研究成果的汇编,主题是挖掘百年中国新文学历史演变的基本问题。在作者看来,历史的过程之所以值得我们一再重述和审视,就是因为人们太容易遗忘,又因为遗忘而常常不自觉地自蹈虚无主义的覆辙,历史的教训总是被我们抛之脑后。“反抗虚无”就是铭记过往,警示后人。本书分“现代性”“国与族”“地方”“文献”四个专题编列
本书是曹聚仁先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两部文学论著的合集。《中国文学概要》初衷为供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之用,故语言生动晓畅,作者从“中国文学”的概念入手,强调近代“文学”与历史上所谓“文学”的不同,并通过十讲扼要梳理了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到近代散文兴起的发展流变,线索清晰,实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文学史。《小说新语》原是
本书介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潮流和分期,包括1949到1965年的中国文学、1966到1976年的中国文学、1977到1985年的中国文学、1986到9996年的中国文学。
《文学史简编》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学简史的教材,主要配合军队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而编写,适用于大学本科公共选修课,也可作为理、工科大学生和文学爱好者的普及读物。教材既有基本知识、文学史的论述,又征引了必要的作品和资料。文学史和有关知识的介绍,力求简括,点到为止,引而不发;作品和资料部分力求典范。本书着重介绍古籍阅读基础
本书专注学术界少有人关注的领域,考察了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当中的有关部分,形成对百年古代文学教育史比较系统的认识。本书第一章主要讨论官方政策的变化及对古代文学教育的影响。第二章从理论的输入、教育的实践等层面讨论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对古代文学教育的影响。第三章讨论古代文学教育的现代转型问题。第四章主要讨论点有三个:一是自清
本书共六卷,充分呈现江苏文学的鲜明特色,又展现了江苏小说在中国新文学史发展进程中的突出贡献和重要地位。本书着重提炼了作家作品中独特的江苏气质、江苏气派与江苏味道。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系统总结江苏新文学发展的经验,全面展示江苏新文学发展的成绩,科学梳理江苏新文学发展的脉络,进一步扩大江苏文学研究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助推江苏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