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目光投向大历史中的小人物那些寂寂无名却同样为中国核事业建设贡献毕生精力的,从事221基础设施建设、工艺实施、后勤保障工作的平凡劳动者,通过文字唤醒尘封的记忆,勾描出作为经天纬地大事业基石的劳动者群像,展现了这些平凡劳动者用汗水和心血践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的艰难
《中国当代诗人访谈录》是崖丽娟对臧棣、陈先发、陈东东、西渡、海男、翟永明、蓝蓝等三十九位中国当代诗人的访谈合集,受访诗人中最年长的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最年轻的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显示了中国当今诗坛最具创造活力的力量。在访谈中,诗人们结合自身写作和人生经历,围绕诗的本质与形式,诗与世界,诗与生命
本书依托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项目(鲁卫函〔2023〕143号)和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面上项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曲衍海针灸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其在基层医院的传承研究——以黄务医院为例》(M-2022168),以1998年曲衍海先生口述、李继长整理的回忆录为蓝本,通过比对先生遗留的笔记、文稿,形成本书。
本书是一本文集,收录了从唐代开始至当代的多位在宁波的福建人物。全书收录文章约50篇,每篇介绍一个以上人物,通过文史资料的形式,集中表述业经各地志书和史实证实的、能够体现正能量并对宁波等地有过突出贡献的在宁波大市范围内任知府、知县、同知、通判、教官等的福建省知名人士,以及当代的著名文化传播者和商界翘楚等,初步筛选古代部分
周馥是中国近代有名的治水专家,形成了自己的治水思想,也即治水之道。本书从“从一介布衣到封疆大吏”“治理直隶海河水系”“治理黄河山东段”“治理运河山东段”“治水之道”等方面叙述了周馥的治水生涯。他的治水之道一方面与历代古人治水案例、理念和思想有关,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来自于他治理水患的实践,他的治水经验和实践是我国近代水利史
本书从“魏国世系中的魏惠王”“魏惠王与魏国的迁都”“魏惠王与鸿沟的开凿”“魏惠王之后鸿沟水系的完善与演变”等方面叙述了魏惠王魏罃的治水生涯。魏惠王修建鸿沟水系,这是影响中国封建王朝两千余年大运河水系的原初结构。鸿沟水系将沿线各地连接成一个整体,打破了古代不同地域隔绝的状态,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交往,人员流动,使各地政治、经
本书从“乱世纷争豪杰出”“北上兴修睢阳渠”“平定河北通白沟”“远征乌桓开三河”“定都邺城治利漕”“天下未定身先死”“水运建设泽后世”等方面叙述了曹操的治水生涯。曹操先后开凿或治理了睢阳渠、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一系列水道,用以运输物资、便利交通。这些水道不仅为曹操统一北方提供了保障,也构成了今天京杭大运河
贺循开凿西兴运河,灌溉沿岸田地,沟通了绍兴古城和钱塘江之间的通道,他是大运河历史上的一位功臣。本书从“名门望族出才俊”“节操高尚有政声”“开凿运河泽桑梓”“博览群书成儒宗”“位登保傅朝望隆”“诗礼之家传世长”等方面叙述了贺循的治水经历。贺循在大运河历史上的最大功绩是开凿了西兴运河。西兴运河的开凿,第一次把绍兴城和钱塘江
贾鲁是元末治河工程实施者,是元代著名河防大臣、水利学家,他注重实地考察,多次到黄河沿线考察,取得治河第一手资料。本书从“早年经历”“赴京任职力陈时弊”“实地考察献策言政”“重申二策督治黄河”“晚年结局”等方面叙述了贾鲁的治水生涯。他修造埽堤,堵塞白茅决口,将黄河带回故道,其“石船堤障水法”为后世治河提供了经验参考。通过
“大运河历代人物故事”丛书共20册,每册选取一位与大运河的发展兴衰有密切关联的著名历史人物,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其生平经历、凿河规划、漕运管理、治水思想与实践、后世影响与评价等内容,在刻画大运河历史变迁轨迹的同时,充分展现“人”的因素在大运河发展史上的突出作用。同时,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和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