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一本关于新闻传播研究的论文集,包括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理论与历史视听传播国际传播传播与社会和青年视点六个部分,共计收录了《西方对华话语强制的国际舆论引导研究》《创新与共融:数字化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云端传播的技术赋能研究》等18篇论文。 本书收录的18篇论文总体来看视野广阔
本书探讨了建构全球媒介伦理的理论基础、全球各国媒介伦理规范、基于儒家伦理的媒介伦理建构等诸多问题,理论层面分析一种最底标准的伦理规范存在的可能性,继而围绕全球134篇媒介伦理规范共通准则、中外媒介伦理规范的对比、儒家伦理与媒介伦理等层面进行分析,以一种“尝试的、努力的”姿态来探讨媒介伦理规范,提出12个方面的伦理准则,
本书以产业价值链理论、虚拟价值链理论、价值共创理论、价值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关照,首先对我国主流媒体的平台化转型与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进行全景式扫描和分析,进而探讨在平台竞争时代,主流媒体如何通过价值链重构来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融媒体平台。其次,根据平台价值生产与创造逻辑,探讨融媒体平台如何重构用户关系,建构以“信息交互、平台
本研究以视觉语法和视觉叙事语法为依托,以中文网站中的连环话新闻为例,从文体风格、图文情态、页面布局等方面考察了连环话新闻的话语结构和实践特征。主要内容包括:连环话新闻在文体风格上的内容叙事化、观点专家化、语言时髦化、表达会话化等特征;在情态表达上体现的倾向通过不同的情态取向表征新闻话语的客观真实、抽象真实和感官真实特征
《中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年鉴》是反映我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大型工具书,填补了我国新闻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领域的空白。该年鉴于2022年出版首卷,此次出版的2021—2024年卷以近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等创新案例为基础,编选收录了新闻传媒及出版发行类创新案例310余个,汇集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解读了新型主
本书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传统,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出版宗旨,直面国内外新闻传播学发展现状,旨在关注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研究新情况、聚焦学术前沿问题、学科建设新动态,回应传媒改革实践;通过探讨新闻传播学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增进学术交流,开展学术争鸣,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推动我国新闻传播学进一步发展。本书包含新闻
阿拉伯语报纸社论是重要的报刊文章体裁之一,以描述、评论新闻事实为主要内容,体现报刊对社会、地区、国际问题的观点和立场。本选题从语言学视角出发,以语篇结构为切入点,在篇章语言学的框架内分析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描写该类型语篇在语义结构、形式结构、语用结构上的基本特征。从整体上看,阿拉伯语报纸社论语篇结构具有整体性和层级性
全书政治站位于我国法律法规和党对媒体新闻纪律要求的高度,对当今记者暗访的常用方法和特殊手段、法律依据和国内外媒体规范、紧急风险应对和内外屏障突破、偷拍偷录禁区和必须的单位采编请示报告批准程序、卧底及其他侵权的善后处理等,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导。它有针对性地廓清了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的无序违规甚至突破法律约束的错误认识
《天津商报画刊》于民国十九年(1930)七月创刊,创刊号第1卷第1期(1930年7月6日)名《天津商报图画周刊》,第1卷第13期(1930年)改名《天津商报图画半周刊》,第2卷第31期(1931年)改名为《天津商报画刊》,第18卷第27期(1936年)又改名为《天津商报每日画刊》,到第23卷第7期复改回《天津商报画刊》
本书聚焦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揭示、网络舆论引导力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提升路径研究。本书研究行业特色高校大学生职业认同的现实情况和引导策略。全书分为六部分,行业特色高校概述、大学生职业认同概述、职业认同发展的必要性、生职业认同的现实样态、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职业认同的教育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