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穰卿笔记》为清末著名报人汪康年所著,乃汪氏弟弟汪诒年在他身后掇拾丛残编订,记载了作者的亲身见闻,是探求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及社会风貌不可多得的材料。全书共分八卷,卷一专载长篇纪事,如江浙绅民回收苏杭甬铁路路权的斗争、上海金融证券风潮、美国庚款兴学等。作者均以亲历亲闻作翔实记述,可补史载阙如。卷二至卷六为杂记,时政史事
《上海轶事大观》又名《老上海》,全书按地理、人物、风俗、语言等二十四个门类区别,分题叙写清末至20世纪前二十年近半个世纪中上海社会发展的各个层次和侧面。作者特别关注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造就进程,还注意在衣食住行、民俗风尚、观念行为和构成人文环境的各类琐碎细事上深入开掘,多有他书未见或不详的资料,对研究上海文史具有重要参考
《上海鳞爪》为清季秀才郁慕侠所著,记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史事,其最突出的价值在于用大量篇幅对当时租界生活的各个层面作了具体描述,其中不少资料湮失已久,也不见专书记载,弥足珍贵。旧上海素有染缸之名,本书对此着墨亦多,凡魑魅魍魉之伎俩内幕,莫不发奸擿伏,具有很高的社会认识价值。作者自序称:上海社会情形,诚所谓五花八门
本书辑录清华简地理文献,对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汇释,并对部分内容做了新研。该书是清华简专题整理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对清华简所涉地理问题研究乃至上古史地研究都会起到较大推动作用。本书兼具资料性和研究性,适合历史文献学(出土文献方向)、中国古代史(先秦方向)、汉语言文字学(古文字方向)、历史地理学等领域的学者阅读使用。
古典小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了解古典小说,可以学习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智慧、民族心理、文化操守。本书选择我国历史上的10位小说家刘义庆、元稹、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吴敬梓、蒲松龄、曹雪芹、纪昀、李汝珍,将他们的人生经历、创作历程用漫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对他们的作品加以介绍,以期通过图文并茂、寓教于乐的方式,让
地理,这个听起来有点学术的词汇,其实可以变得非常有趣和生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地球比作一个巨大的游乐场,那么山脉就是过山车,河流就是滑水道,而海洋就是无边的游泳池。这本书就像是一张通往这个游乐场的神奇门票,它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和问答游戏,带领他们去探索每一个角落。每个知识点都像是一个隐藏的宝藏,等待着孩子们去发现。
本书精选了陕西历年发掘、收集等的陶器,共选取350件器物进行展示。首先对陕西史前遗址的彩陶、一般陶器进行分类叙述,以图片和文字描述的形式对上述两种器类进行描述和分析。之后分别对先秦时期的日常陶器、仿铜陶礼器,秦汉反映地主庄园经济生活的建筑模型、生活日用陶器,唐代色彩斑斓的三彩器,宋金辽时期的陶器,明清时期的紫砂器进行分
本书对湖北随州周家寨墓地21座汉墓进行了全面报道。西汉墓葬年代跨度为西汉早期后段到西汉中期,出土陶器整体面貌与襄阳地区汉墓最为接近,均以仿铜陶礼器鼎、盒、壶(钫)为主,模型明器主要是灶,日用陶器流行双耳罐和圜底瓮。按出土文字材料,周家寨墓地应与西汉桃侯国的公共墓地有关。其中M8出土一批简牍,保存良好,内容丰富,书法精美
本书由国家重点学科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反映中国思想史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本书内容涵盖先秦思想文化史、宋明理学、明清思想史、中国宗教思想史,兼及中国思想史研究动态与书评,比较全面地涉及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本书分侯外庐研究、先秦思想史研究专题、隋唐思想史专栏、宋明
本书是2011~2018年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成果的报告,分为工作报告与考古成果两大部分。工作报告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前期工作及学术基础、秦始皇陵考古分区规划、年度工作进展、发掘工作;考古成果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封土、台体建筑、墓道、建筑遗址(西内外城间建筑遗址、北内外城间建筑遗址)、陪葬坑、祔葬墓、门观、道路、工程及相关设施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