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经验鉴别是中药行业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中药鉴别方式,主要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方法来鉴别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形色气味,以区分中药质量的真、伪、优、劣。此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快速准确的特点。本书共收载临床常用中药370余种(包括附药),分为总论与分论两大部分,总论包括中药饮片验收的法定依据及验收程序,中药
编者以五脏六腑为主线,从养生先养心、肾脏常保健、肺脏防病养正气、肝胆健康不受苦、养好脾胃不生病、若要长生肠常清、管好膀胱与三焦,以及七巧病、小儿病、妇人病的防治与保健进行了论述,并在药剂学、营养学的基础上把千金方中对各个病种的治疗保健处方、配药进行了精选整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进行了诠释。本书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单
该书为明代梅得春编集。梅氏为幕僚而兼通医药,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撰成此书。其书3卷,共收药560味,分12部。梅氏谓该书可“统会杏林百氏之元”(元者,善之长),故以“会元”名书。该书早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成书,且李时珍未能见到此书,故其书设立药条,非同《本草纲目》以药物基原(种)为条目,而是以处方药名立条,如熟
本书从关爱家人健康的角度,依照“老爸老妈”、“贤妻良母”、“当家男人”、“龙子凤女”的顺序,将一家男女老少的健康及常见疾患囊括其中,把人们耳熟能详的米面主食、水果、蔬菜以及常见的各种本草与个体人群的病症进行有机的对症结合,为将近上百种常见疾病的防治针对性的选配了近1000个名方秘方。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金钗石斛的本草历史、道地药材、功效用法,经典名方,名医应用、日常养生等。内容共分十二章,第一章金钗石斛本草溯源,第二章金钗石斛道地药材,第三章赤水金钗石斛品鉴,第四章金钗石斛的功效与创新应用,第五章金钗石斛的经典名方,第六章金石斛、川石斛、铁皮石斛、霍石斛名医用法比较,第七章金钗石斛鲜用为妙,第八章金钗
本书共10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五官科等病证,每一门下分列医方,详述其主治、配伍、药物炮制及制剂用法等。附《指南总论》3卷,起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导读作用。
全书共5章,主要对郑清莲的行医之路、学术主张、治疗病种、临床用药经验等进行总结整理,并通过典型医案分析探讨了郑老的临床辨证用药思路,对于跟师学习中的困惑,则以师徒对话的形式呈现。
方剂是中医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用中药治疗疾病的最终表达形式,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方剂学源于本草学,但是相比于本草学,方剂学的理论体系多有未明之处,如方剂功效的确定方法、方剂配伍的本质、方剂方解的建立方法等。本书以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为基本着眼点,分为方理篇、方论篇及医理篇三大部分进行阐述。方理篇从方剂学的历
本书精选了具有中医优势或中西医结合优势的多个妇科病种,每个疾病除对其中西医病因病理(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辨证论治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外,对中西医防治本病各自的优势进行的分析,以及根据中医古今对本病的认识和防治理论与方法,结合个人学术水平与临床经验写成的临证心法是本书特色。
本书依循图解-古法-今法的解说路径,精选《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品汇精要》等古籍中代表性中药的古代精美彩绘图片,参考《雷公炮炙论》《中华大典(药学分典)》以及相关古籍中的炮制工艺描述,对中药炮制技艺进行权威翔实的阐述。本书稿力图深刻理解古人的炮制意图及对传统炮制工艺的原始描述,以对古法炮制技艺的整理与图解阐说,展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