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5章,主要对郑清莲的行医之路、学术主张、治疗病种、临床用药经验等进行总结整理,并通过典型医案分析探讨了郑老的临床辨证用药思路,对于跟师学习中的困惑,则以师徒对话的形式呈现。
方剂是中医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用中药治疗疾病的最终表达形式,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方剂学源于本草学,但是相比于本草学,方剂学的理论体系多有未明之处,如方剂功效的确定方法、方剂配伍的本质、方剂方解的建立方法等。本书以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为基本着眼点,分为方理篇、方论篇及医理篇三大部分进行阐述。方理篇从方剂学的历
本书精选了具有中医优势或中西医结合优势的多个妇科病种,每个疾病除对其中西医病因病理(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辨证论治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外,对中西医防治本病各自的优势进行的分析,以及根据中医古今对本病的认识和防治理论与方法,结合个人学术水平与临床经验写成的临证心法是本书特色。
本书依循图解-古法-今法的解说路径,精选《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品汇精要》等古籍中代表性中药的古代精美彩绘图片,参考《雷公炮炙论》《中华大典(药学分典)》以及相关古籍中的炮制工艺描述,对中药炮制技艺进行权威翔实的阐述。本书稿力图深刻理解古人的炮制意图及对传统炮制工艺的原始描述,以对古法炮制技艺的整理与图解阐说,展示中
本书以徐一贯就医日志形式阐述丹医理论,是对周潜川先生传承的学术流派思想的一次系统整理和提高。丹医,就是丹道中医、丹道医学的一种简称,而丹道中医则属于一个的中医学术流派。其完整的医学体系及传承,均限于口口相授、秘密传承,外人绝难见到,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派的存在。丹,有内丹、外丹之分;内丹,是指以性命双修、凝练精、
本书主要介绍近百余种目前市场常见的贵重药材的真伪鉴别,并附有目前市场常见混淆品、伪劣品的实物照片,十分珍贵与实用。
《仁寿堂药镜》为明代学者郑二阳所撰。大约成书于明代末期,凡十卷,分为金石、木、谷、菜、果、禽、兽、虫、人、草十部,载药318种,多为医家常用之品。每药先出产地,或载佳品特征;次罗列诸家所载性味、归经;继而精选前人药论,突出临床运用特点,或附加炮制之法。若干药物之后以按语的形式阐发己见,计96条。全书新见虽难称多,然颇便
本书以《中药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研究为题,秉承思政引领中药,中药展现思政的原则,突破既往从单味药物挖掘思政点的模式,立足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文精神,系统梳理中药学学科专业和课程本身所具有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而对这些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凝练、升华,从历史溯源文化属性科学属性自然属性大医善药典故炮制用药典籍合理用药法则和文化八
《兰台轨范》是清·徐大椿(徐灵胎)撰于1764年。卷一通治方;卷二-八内科杂病、时病、五官、妇、儿科病证证治。按病证分门阐述,辨证治疗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论述为理论依据和治方根本,而对宋以后诸方则反采"其义有可推试多获效者"。全书取材比较谨严,对病名、病证、方药主治和配合等内容
《陆拯临床医学丛书-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陆拯临床医学全书是遴选陆老已出版、并已超过版权期的,具有独特临床实践体会的专著用丛书的形式修订出版,包括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毒证论、脾胃明理论和症状辨证与治疗共四种。本书主要论述中药的炮制作用与临床的关系,所谓炮制不明了,用药不灵验,说明炮制在临床应用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炮制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