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邮票人物专题。由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职工集邮协会把会员收藏的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邮票,整理成以中华民族古代、近代、现代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思想家、教育家及英模人物的邮集作品,把邮票中的文化元素,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予以详细解说,并把邮票人物的基本情况做了概述。依文释票、以票博文,票文并茂,以增强广大读者对
本书讲述了南京博物馆在2016-2018年期间开展的“南博奇妙夜”公共文化活动的情况。
为了让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源更好地引领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南京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唐隽蒉名师工作室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本书即为研究成果的汇总。本书由“理论篇”“研究篇”“学习篇”“课程篇”“感悟篇”“报道篇”6个篇章组成,“理论篇”对“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研学课程”“小学博物馆研学课程”4个
本书是作者根据近四十年国表收藏心得,通过对个人万余件国表及史料藏品整理研究基础上撰写而成。全书共三十章节,约12万字和590余种国产表的彩色图片。其中有二十八章节内容曾于2015年至2021年期间,以专题文章形式发表在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原轻工部钟表研究所)《钟表最时间》杂志上。本书对已发表过的文稿内容重新进行了增补
《金沙遗址博物馆年鉴·2021》是一本纪实类著作,全面、系统地记录了金沙遗址博物馆在2021年度的业务开展状况,旨在全面展示博物馆的工作成果。全书共十二个篇章(含附录),在全面、详实地收集、整理和积累2021年的工作数据及重要资料基础上,从藏品管理与文物保护、学术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推广、数字化建设、文创产业、公众服务
本书为山东博物馆组织编写的文物与考古方面的学术论文集,内容涉及考古发现与研究、历史与文物研究、革命文物研究、自然科学研究、陈列策展研究、文博科技、文物宣教、文博资讯等内容,收录了包括济南市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吴卫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徐倩倩、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赵峥等在内的的文章共33篇,对于文物展览与
本书包括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与探索——以北京市文物局系统青年人才专项培养工作为例;“文博讲堂”品牌建设初探;古建类博物馆的展陈特点与空间利用——以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为例;再添秀色——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清皇室后裔书画摭谈;北京艺术博物馆藏瓷绘文士图研究;万寿寺万佛楼考略等内容。
《中国金币文化》(2022年第6辑)由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写,是一本包涵金银币文化介绍、赏析、市场等内容的书籍。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在2023年兔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2023中国癸卯(兔)年金银纪念币、2023贺岁金银纪念币,以及中国空间站建成金银纪念币。本书以贺岁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兔年生肖币及其背后
本书收录了六十余件民间收藏的明清时期的福建陶瓷精品,其中有明清时期德化、漳州等地区窑口所产的白釉、米黄釉、瓷外、青花、色釉、彩瓷等诸多品种的瓷器,题材涵盖山水、人物、花鸟等,风格古朴、造型生动,极具民窑洒脱不羁之风。这些陶瓷充分体现了福建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鲜明的地域特色,对推动文物保护、活跃学术研究、提升福建窑口知
本书对苏州的百座博物馆的文化品牌构建进行分类、归纳,从多层次多维度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进行解读分析。通过对博物馆间多样态文化品牌传播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力图挖掘苏州本土非知名博物馆文化品牌的发展特色,对苏州构建百馆之城博物馆体系跨空间合作的方式与路径进行探寻,并对苏州百馆之城的后续发展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