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适用于HSK4-5级左右、对法律有兴趣的非汉语母语国际学生。主要目的是:通过教材,让学生对中国法律知识和框架体系,有最基本的了解。其中,基础法律汉语(上册)——中国法律制度史与法律思想史,一共分为十二章,主要涉及中国法律制度史与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内容及相关语言文化。本书以中国法律制度史为纲,以系统性的法律文化知识为桥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汉代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撰。《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至安帝建光元年(121)间,收字9353个,创设部首540个。全书正文按部首别为540部,归并为14大类,按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1篇,共有15篇。《说文解字》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并开创
本书就当前热点探讨了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等问题。首先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中华文化传播理论,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然后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的相关内容,并探讨了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中文教师的文化传播能力提升、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中华文化
本教材包括申论和管理类联考写作两个部分,共4篇12章。第一篇概论,重点介绍申论考试和专业硕士考试的基本情况及所需具备的能力。第二篇申论考试技巧,包括阅读材料的方法和技巧、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应用文写作题和论证写作题。第三篇管理类联考写作技巧,介绍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和的写作方法及答题技巧。第四篇真题,
本书在第一版(978-7-313-16062-1)的基础上,在案例取材上进尽量考虑职场中最常见、最需要、最实用、最基于各专业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在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以模拟职场工作岗位为平台,实现提升学生职业通用能力的功能,旨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团队合作素质、创新素质等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口头、书面交流
《写作与沟通》教材以批判性思维训练为切入点,以学训结合为特色,着力吸取国内前沿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结合体育院校学生实际,对课程导入、内容编排、案例选择、教学方法进行了精心设计,教学目的清晰,教材结构合理,课程体量相对适中,学理深度和实训环节有机结合,适用对体育院校学生进行思维写作沟通训练的需求,是通识教育的理想课
本书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应用文的相关知识和写作技能,提高写作水平,进而提高综合素养。在编写过程中,本书遵循实用、新颖、全面的原则,主要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模式进行编排,将全书分为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设有若干典型任务。这些任务系统地介绍了常见应用文体的概念、特
写作与沟通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这在发展素质教育的新时代尤为重要。本书正是为了配合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而编写的。本书分为写作和沟通两大部分,共十1章。其中写作部分6章,包括实用写作概述、常用事务文书、商务类文书、会务文书、求职应聘文书和公文,主要讲述各类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具体要求。
《国家通用手语水平等级标准及测试大纲》(GF0028-2024)经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同意,作为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于2024年11月26日发布,2025年3月1日实施。本规范规定了手语使用者的国家通用手语水平等级标准及测试大纲。内容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国家通用手语水平等
本书是职业教育教材,共分为五部分:日常事务文书、党政公务文书、新闻宣传文书、常用经济文书、医护工作文书。本书从知识架构、示例选择、能力训练设置上都体现出高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在内容设置上,选取与学生将来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力求贴近时代,贴近职业方向,服务专业建设;在材料的编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