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大辞典》收录唐及五代240余位诗人的1600多首诗作,选诗范围广泛、视角多元,更全面地体现了唐诗的整体风貌。诗作按照诗人出生年月先后顺序编排,列有诗人小传,介绍其生卒年、籍贯、经历、著作等。刘学锴、周啸天、钟振振、魏耕原等几十位古典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为这些诗作撰写了深入透彻、独具慧心的精彩赏析,既有对诗歌词句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学作品电影改编概述;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叙事转换;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网络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其他类别作品的电影改编。
少木森是当代禅意诗的一个符号,不仅自己创作了大量的禅意诗,还选编、编著禅意诗集、诗论,引起了很大反响。少木森的诗集中在禅意上,意境深远,读来别具意味,很值得研究探讨。这本书对少木森的禅意诗进行多视觉研究,选编了陈仲义、刘忠诚、李小雨、张同吾、范方、傅翔、石华鹏、钟红英、吴佳鑫、伍明春、戎章榕、郭志杰、剑钧、万重山等诗人
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梳理中国诗歌史上诗词与音乐的关系,而后提炼出古乐谱诗词吟唱独特的美学价值与当代意义。第二章为《诗经》赏析与吟唱。首先带领读者走进《诗经》的世界,而后的吟唱部分精选出《诗经》里的数首经典作品,对其进行文学与歌曲两个层面的赏析。第三至六章结构同第二章相似,分别讲了《楚辞》、汉代诗歌、唐诗、宋词的赏析与吟
2023年2月25日至28日,“中国·丽江21世纪纳西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在纳西族的故乡——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举行。这是继1994年召开的“20世纪纳西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后的又一纳西族文学盛事。《新时代纳西族文学的新使命与新作为》一书收录此次研讨会相关的专家指导文章8篇,纳西族作家研讨文章44篇,纳西族作家代表交流发言文
本书通过研究洞庭湖诗歌的发展历程,阐发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洞庭湖的相关性。洞庭湖有着丰富的意象,如思乡意象、送别意象、隐逸意象等,本书从文学审美的角度,研究不同时代诗人,在运用洞庭湖作为同一意象寄托的不同情感。洞庭湖诗研究,有助于拓宽和丰富湘文化的内涵,助力洞庭湖旅游文化的升级,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洞
晚清刻本《西游记评注》是百回本《西游记》的重要版本之一,也是现存所知《西游记》批评史上最晚出现的清代评注本。因其存量稀少,长期被学术界忽视。本次以清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刻本点校整理。该版本的《西游记》正文无校点本,仅评语部分有辑录本,颇为遗憾。《西游记评注》的原文部分以《西游真诠》为底本,该本对明代百回本和清代《西游
本选题通过对赋的介绍、鉴赏,让读者能清晰的了解赋这个中国优秀传统文学类别。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自赋兴盛的汉代起,至晚清时期,简述历朝列代文学主的要特征以及赋体在各个时期的特点、地位及影响。第二部分是赋论部分。一方面选取历代文学家对赋体的重要论述并进行解析,同时自撰10篇赋论,主要介绍如何作赋、作赋原则、如何鉴赏赋
诗词研究。唐诗宋词流传至今,跨越千年,咏唱不绝,周老往往能言别人不能言之处,真正做到“以古人之心映照我之心”,把千载余情给作者赏读,带读者神会古人,感悟中华民族千年诗魂。本书收入周汝昌《读词杂记》《“赢得青楼薄幸名”正解》《谈唐诗史上的“三李”》《关于古典诗词的鉴赏》等六十余篇讲论诗词的文字,熔铸了作者多年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