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哲学学科史、西方哲学学科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史、伦理学学科史、美学学科史等。
《苗启明学术文选》为作者苗启明关于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论文集,作者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人类学与哲学原理及其之间的关系。例如,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关乎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建设。本文从几个层,并将其归结为是争取人类的合理生存、健全发展与自由解放的人类学—哲学。辨识了可能的反
《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1卷(胡塞尔著作集第2卷)》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三卷本的第一卷,俗称“观念1”,但实为在主题和论域两方面具有完整独立性的作品。本书始终被认为是“现象学”和“胡塞尔哲学”系统内的“第一书”,是胡塞尔“心学”的主要奠基之作;为胡塞尔自《逻辑研究》出版以来,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的内容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范畴。《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内容主要分两大方面,前半部分着重介绍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的萌芽、产生与发展,其中涉及数十位西方哲学家的人本主义哲学理念。后半部分的内容是对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存在主义哲学及其主要代表人物萨特哲学思想的介绍。存在主
第一章何谓后马克思主义 何谓后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或许连问这么一个问题都显得不太合适。因为,尽管从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正式的话题进入人们的谈论域到现在,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将近三四十年,人们对后马克思主义的谈论也非常热烈,但在后马克思主义究竟为何物这一问题上,人们却莫衷一是,只是统一认定:后马克思主义
杨秀菊著的《赫尔墨斯的远眺--科学诠释学元理论探析》从科学与诠释学相互融合的角度对科学诠释学基础理论进行专门研究。本书立足于传统的诠释学与20世纪哲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解释了科学诠释学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系统而详细地界定了科学诠释学的理论形成、本质内涵及其方法论特征,通过当代科学研究中的诠释学分析,介绍了科学诠释学的理
《单向度的人》是赫伯特·马尔库塞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在英美出版后,又陆续译成多国文学发行,被称为西方大学生造反运动的教科书。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
《马克思开创的新哲学》介绍马克思对旧哲学的讽刺和批判,甚至提出要“消灭哲学”,在于传统的哲学无法面对人类发展所遇到的现实世界的不合理问题。所以,马克思从一开始,就要创立一种新哲学,一种“真正的哲学”,一种作为“世界公民”的即参与现实生活进步的哲学,能够“改变世界”的哲学,能够“在批判不合理的旧世界中创建合理新世界”的哲
本书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工业文明社会背景下所进行的现代性批判为研究内容,以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中的形而上精神与现代性意蕴的相互关系为逻辑理路,以开创新的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方式为基本目标,彰显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与形而
《意义批判的逻辑》从哲学角度对近代西方思想史上的学术传承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批判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存在论性质,对存在的意义、资本的意义和历史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阐发。马克思辩证法的存在论革命使得辩证法的意义维度和意义批判从思辨的想象赋予转变为现实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