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政治的基本问题导入,详细分析了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概念、内容、过程、机制、途径、活动、组织,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最后探讨了政治社会化与公民培养的关系。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是少年儿童从“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变的过程,是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不断生成、积累、丰富和改变自身政治性的过程,也是国家、社会和学校引导少年儿童发展,
妇联组织职能内涵是组织所具有的特定职责、功能和职权。研究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联组织职能定位的观点为基础,提出妇联组织职能具有实现妇女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双重价值,群团组织改革为其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解释妇联组织三重职能定位及其辩证关系;分析引领职能价值认知疏离、服务职能公信力困境以及联系职能“四化”弊病症
本书讲述了从克鲁麦农人到今天各个历史时期的女性状况。书中解读了女性精神和外貌的演变历程,女性日常生活的变迁,以及身处不同时代的女性在不同年龄如何被对待。本书还讲述了这几个世纪中,女性如何从国王、牧师和丈夫给其穿上的紧身衣中慢慢地、一步步地挣脱出来的,如何获得工作的权利以及如何实现同工同酬的。
本书系统梳理了农民工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对市民化质量的影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技能的培训、增强农民工在城市稳业安居的能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已成为共识。但是,针对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意愿不强的现状及其原因,较少有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在基于能力的新人力资本理论框架下,探讨非认知能力对认知能力形成的影响,具
《上海市工会条例》是上海市依据《宪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的,是为保障工会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确定工会的权利和义务,发挥工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的条例。《上海市工会条例》制定于1995年,分别于1997、2002和2010年、2022年进行了修改,《上海市工会条例》实施以
本书是2021年中国工会年会参会优秀论文集,是2021年全国工会学研究会各成员单位在工会与劳动关系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优秀成果的集中展示。本书将会议内容分为若干个专题,并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工会工作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工会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研究、群团改革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会工作研究、
论党的青年工作(大字本)
论党的青年工作(普及本)
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是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切实举措,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先后围绕生育保障制度、职工生育后顾之忧、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一般是指通过制定优化的工作制度,发展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支持
本书将女性置于分析的中心,也置于盛清的时代语境中,通过对18世纪及其前后(16831839年)江南地区妇女的人生历程、诗词写作、劳动、宗教活动以及娱乐等各方面的分析描述,阐述了社会性别关系对于盛清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产生的深刻影响,强调了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关系在史学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价值,从而推开了一扇通向中国女性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