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诗文,在明亡以前所作为初学集一百十卷,业已出版。有学集是钱谦益入清以后所作的诗文共五十卷。钱谦益生平和他的政治、学术、文学等方面的简介,已见于初学集出版说明,不复赘述。《牧斋有学集(套装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数量上超过初学集,内容也较为丰富,不仅可以进一步看到钱谦益晚年在经学、史学、子学、文学、佛学、版本目
水淋淋的太阳:陈汉元作品选
苏洵字阴允,人称老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禅符二年(一○○九),卒于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享年五十八岁。洵出身寒微,少喜游荡,年已壮犹不知书,其父苏序亦纵而不问。年二十七始大发愤,然屡试不中。嘉佑初挈二子入京,以雷太简、帐方阵荐,得识欧旸修,为座上客。修称其文有厚之风,并荐陶于朝。修知礼部贡举,
刘大櫆明确继承了庄子之“气化论”:“天地之气化,万变不穷。”(《刘大櫆集》卷一,《息争》)“道之所居,气与居之。气浸假而有象,象浸假而有数。道也者,不贰者也。数也者,不一者也。奇零也,参差也,自一而长之,以至于无穷也。……夫彼司化者,亦乘于气数之中而不能以自主耳。非其能为不齐而不能使之齐也。……儒者真实之理,庄生奇幻之
万斯同,清初浙东学派重要学人,毕生协助纂修《明史》,著述广及经学、史学、考据学、文学、金石学、乃至天文历法等不同领域。其诗文集十卷,系据存世各种刻本、抄本广为搜辑,详加校勘,并按不同体裁重新分类编排,包括诗一卷、竹枝词一卷、议论明史之《新乐府》一卷、文集七卷,书末附录有关序跋、题辞等。校注部分为各篇撰著解题、校注,间附
本书为西华师范大学蜀道研究院主持的“蜀道遗产文化丛书”(第一辑6种)之一,本书是对司马相如作品进行整理、校注的文献学专著。全书从旧籍中径行辑录司马相如作品,凡14篇,出处明确,版本较优。有《校注说明》,介绍相如作品存佚情况及校注体例宗旨;有附录,附有《史记》本传、轶事、历代题咏、集评,以及研究成果数篇。其中有些资料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