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豪华装典藏本)》中还收入6篇我为前辈及友人著述所写的序言,读者或可从这些序言中看到我思考问题的路子。为什么我特别关注中国的经学?盖“五经”(或“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它是夏、商、周三代重要的历史文献,深深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统之中,代代相传发展到今天。我为什么特别关注儒家?
本书共12章,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每章研究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各章均分为七部分:全章提要、相关案例、核心价值理论、应用所述理论分析第二部分的案例、经典作家特别是儒家和传统文化有关论述、思考题、参考文献。全书行文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史论并茂,极具趣味性和可读
《赵仲牧文集(第三卷):符号分析和语言分析卷》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符号学的几点思考、符号学视野中的语词、诗句及其审美形式、民族电影的符号学解读、符号学、符号美学和心理美学、符号与美学、语言和事象哲学、语言构成中的六重关系、语言与诗学等。
《赵仲牧文集(第四卷):文化学与道德哲学卷》主要内容包括:观念文化、哲学思想和民族精神、书法与诗文——一种符号学的阐释、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人生价值观念的更新、“十七年”道德的反思——道德问题面面观之一、道德内涵的理论探讨——道德问题面面观之二、儒家传统道德的回顾——道德问题面面观之三等。
《赵仲牧文集(第二卷):美学卷》主要内容包括:审美价值探源、从审美活动的特点看审美教育的地位、视觉美感及其意识结构、诗词审美形式感的创造和再创造、第一组专题审美形式感的分析、第二组专题审美表现的分析、审美心理研究讲稿、论休谟的美学思想、再论休谟的美学思想等。
《赵仲牧文集(第五卷):诗文卷》主要内容包括:江汉怀古、癸巳中秋与窦维国同学共庆中秋、补衣、春雨、秋望、仲春游东陵、暮春、梦游滇池、徐步、春光、中秋忆嫦娥、无题、家书、清碧溪、友人自北京来函,相约结伴还乡以诗作答等。
《看法与说法(套装共16册)》是李瑞环同志自2005年以来出版的又一著作。作者常说:“凡事都要有一个看法。”“看法是头脑改造过的认识、观点、主张。说法是看法的表达,说法也是看法。”“看法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过程。”“不断地追求反映事物本质的看法,对于训练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水平、搞好工作
《吕振羽全集(共10册)(精)吕振羽(1900-1980年)》全套共十册,它是一套自传文集。记录了吕振羽的身平事迹和所做的贡献。吕振羽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民族史、革命史以及通史研究。对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等诸多问题
《二集》是初集的延展,同时反映出一个现象:创作效率迅猛提高。首先,只需将两集的内容在篇幅和时间跨度上粗作比较,就能证明作者近年事文之勤、文事之盛:《余墨集》正文287页,跨约22.2年;《余墨二集》正文341页,跨约9.4年①。其次,就《二集》本身来看,宏观趋势是著述逐年倍增(请见次页折线图 所示)。 《余墨二集》
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与美国管理学学者彼得圣吉的对话录。两人谈论的话题非常宽泛,涉及东西方文化的异同、生命的起源等问题,南师还相机讲解了佛教禅宗修持的基本方法。下编是南师为圣吉等国外友人讲解生命科学、认知科学方面的知识。圣吉的提问简洁明了,南师的回答幽默、睿智,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和把握;而这组跨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