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当前分类数量:2867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H36 日语】 分类索引
  • 日汉存在型时体问题对比研究
    • 日汉存在型时体问题对比研究
    • 吴婷著/2022-8-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98
    • 本书主要围绕日语及汉语(普通话及粤方言)的存在型时体问题,以“シテイル”为研究基盘,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按照进行体与反复体、结果体与达成体的研究顺序,对各时体范畴的时体标记、分布位置、与动词的连用情况、使用特征等进行考察与分析,总结日语与汉语(普通话及粤方言)之间的差异,并对日语及汉语(普通话及粤方言)存在动词的语法化

    • ISBN:9787522800080
  • 综合日语(第一册学习手册)(第三版)
    • 综合日语(第一册学习手册)(第三版)
    • 何琳,刘健/2022-8-1/ 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48
    • 《综合日语》(第三版)系列教材由主教材、学习手册、教学参考书组成。本册可与《综合日语》(第一册)(第三版)配套使用。 学习手册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案,每一单元由课前学习、课后学习以及自我检测组成。 《综合日语》(第三版)系列教材通过公共网络平台分享优质学习资源,超越了固定模式,打破了“纸质媒介”的限制,成为动

    • ISBN:9787301331194
  • 日语专业本科生教材:日语听解教程(3)
    • 日语专业本科生教材:日语听解教程(3)
    • 陆留弟, 主编/2022-8-1/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定价:¥40
    • 日语专业本科生教材:日语听解教程(3)

    • ISBN:9787544672092
  • 新标准日语教程(第二册)
    • 新标准日语教程(第二册)
    • 冯峰等/2022-8-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定价:¥68
    • 新标准日语教程(第二册)

    • ISBN:9787521335781
  • 文化的流动
    • 文化的流动
    • 贡希真著/2022-7-1/ 苏州大学出版社/定价:¥49
    • 中国与日本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成为了亚洲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中日文化交流互动频繁,在影视方面的文化交流不但能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也为中国学生学习日语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了高效发挥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作者在深入调查、广泛研究中日影视作品字幕的基础上,从翻译策略的选择倾向探

    • ISBN:9787567239401
  • 新一代大学日语
    • 新一代大学日语
    • 杨峻等总主编/2022-7-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定价:¥68
    • 《新一代大学日语第一册》教材是由中日两国从事日语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开发的大学日语教材。该教材依据《大学日语教学指南(2020版)》(以下称《指南》)《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日语四、六级考试大纲》编写而成。第一册覆盖《指南》中“提高目标”的全部语言知识点,《指南》指出,大学日语课程的性质为高校通识教育,兼

    • ISBN:9787521338348
  • 基础日语
    • 基础日语
    • 张一娟等编/2022-7-1/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定价:¥39
    • 本书由十五课内容构成,附录部分有单词表、句型索引及练习题参考答案。

    • ISBN:9787304113933
  • 和制英语复合名词的词义与词构成研究(日文版)
    • 和制英语复合名词的词义与词构成研究(日文版)
    • 董旭阳/2022-7-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定价:¥58
    • 本书从语言接触的视点出发,通过对和制英语复合名词的词义特征以及词构成特征进行考察,明确英语对现代日语词汇体系的影响程度。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比原语词义,分析其偏差状况和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分析哪些词义容易借用,借用的词义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语言接触时词义方面所受到的诸多影响因素等等。同时通过研究复合名词的词构

    • ISBN:97887313268471
  • 日语视听说
    • 日语视听说
    • 陆留弟主编;俞水芳,陆留弟编著/2022-7-1/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定价:¥33
    • 本书反映日本青年对自然、社会及日本文化的思考。全书由课文、录音文字及参考答案、视听材料构成,共16课。

    • ISBN:9787544672115
  • 认知视角下中日语言中植物惯用表现的对比研究
    • 认知视角下中日语言中植物惯用表现的对比研究
    • 段静宜/2022-7-1/ 旅游教育出版社/定价:¥88
    • 汉语中存在着丰富的植物隐喻。自《诗经》至唐诗宋词、再到当代诗歌及文学作品,自书面表达至日常会话,借助大量的植物来喻人、喻物、喻事是汉语语言表达方式的特色之一。本书从认知语言学角度,以汉语中存在的植物相关表达为主体,探究语言背后诸如隐喻、转喻、典型意象、抽象化、焦点化等认知活动,探讨植物词汇的生成和认知路径;随后以人是植

    • ISBN:978756374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