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姜师度一生见诸史籍的重要事件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从“家国大爱官迹鲜”“故土河北展抱负”“漕仓巧思兴水利”“建城治盐并营田”“一生兴利垂青史”等方面叙述了姜师度的治水经历。姜师度以治水才能著称,积极兴修水利,改善灌溉系统,对于当时的农业发展和防洪减灾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一心穿地”的美称。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了解
本书以史料汇集的形式勾勒了佛山重要的党史人物黄甦的形象。本书分为五个部分:一、“定位评价”,引述毛泽东、聂荣臻、邓发、陈正湘、陈郁等著名人物对黄甦的评价,权威定调其历史地位;二、“年谱小传”按时间线刻画黄甦的成长与思想演变;三、“报告文稿”收录黄甦署名报告与战斗总结,直观展现其信仰与激情;四、“战斗史迹”生动描绘其从省
本书采用传记的形式,以黄道周成年后重要人生节点的经历、选择及其在各个领域的成就为主要内容,侧重反映黄道周在人生重要节点的抉择,让孩子从先贤的人生经历中感受先贤的精神品格,从中汲取榜样的力量。
本书为“可居藏珍”中的一种。主要收录罗继祖先生致王贵忱先生的信函,内容多为二人关于古籍版本研究、历史研究、书籍出版以及近现代文人交往等方面的沟通。罗继祖,文史学者,罗振玉之孙,在历史、考古、文博、图书、书法等领域皆有建树,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学术委员、长春市政协委员、文史委副主任等。此书为研究罗继先、王贵忱等学者来往
本书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介绍了作者搜集到的1978至1988年内湖南美术家群体基本信息、美术家个体案例及美术家代表作品阐释等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
全书结合考据史学与理解史学的研究特点,在充分搜集和系统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框架设计,采用点面结合的逻辑结构、史论结合的写作方法,以宏观叙事为背景,以人物与论题的个案考察为重点,以明清之际主要生活和活动于江苏地区的江南(包括江、浙、沪、皖等)文化遗民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遗民群体形成的概念内涵、历史背景、成员构成、类型划
史贻直(1682—1763),江苏溧阳人。17岁中举人,18岁中进士,在朝为官63年,历任翰林院检讨、侍读学士、署掌院学士,礼、吏、户、工等部侍郎,曾六任钦差大臣,外出办理重大事务。史贻直为加强清朝统治作出了巨大贡献,实乃康乾盛世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可如此一位清朝前期的著名大臣,却长期缺乏研究。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生动活
本书作者国内“茅盾研究第一人”钟桂松基于多年搜集整理的独家珍贵史料,分析研究所得,梳理和调查茅盾早年在上海的革命活动,堪称茅盾研究的重要发现;研究和揭秘茅盾生前出版图书中的插图,填补茅盾研究的空白;讲述茅盾和他子女间的故事,与朋友的细节往事,与出版机构的交往,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让茅盾的形象更有立体感;分析茅盾研究界一
本书收录范芹梅(造血干细胞义务捐献者)、肖燕(荆门市沙洋县环卫工人)、卞雪松(“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湖北省五好文明家庭”“荆门市道德模范”“全国文明家庭”“荆楚楷模”)、陈人钰(湖北省美术院一级美术师)、董红娇(2008残奥会T53—54级女子4×100米接力冠军)、孙延祥(荆门大学美术系副教授)、曾菊(荆门艺术
本套书精选了孔子、孟子、李白、苏轼、杜甫五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以时间为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记叙了他们在不同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及跌宕起伏的一生。本册讲述从小就胸怀大志,以不懈的努力,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的苏轼。为了方便低年龄段的学生阅读,整套书都加注了拼音,书中还设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知识拓展,并辅以趣味十足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