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根据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中经典故事编写绘制而成的一本绘本。绘本尊重史诗原作,讲述了幼年江格尔的家乡遭到恶魔蟒古斯的蹂躏,父母被害,生灵涂炭。经过一系列磨难成长起来的江格尔凭借其聪明才智和统辖能力,在希格西日格、洪古尔、阿拉坦策吉等英雄帮助下,经过不断努力,战胜了所有敌
本书收录了百余首蕴含着作者对祖国、对生活热爱的诗歌。作者为浙江省作协会员,从大学时期开始创作诗歌,参加工作后也一直没有放弃,得益于一直从事刊物编辑、主编和电视栏目监制等文字工作,数十年来陆续创作了200多首诗作,这些诗歌或记录美好,或感悟人生,或赞美善良,或珍惜拥有,或感恩遇见。传递正能量、讴歌真善美、鼓舞昂扬斗志,向
本书选的诗歌是作者在2021年至2024年这三四年时间写的部分诗歌,是作者几十年诗歌写作的作品精选。这些作品充分反应了普通劳动者的思考与现实生活,写出了他们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情感、感悟与观念。作为非“专业”诗人的诗歌作品,其对世界的审视角度与切身体悟,更具有独特性和感染力。对于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带来的新鲜、兴奋、悸动
本书是一部诗集,共七十首新闻诗,大部分诗作已经在《十月》《作家》《天涯》《莽原》《延河》等杂志发表,分为“祖国与梦想”“节日与太阳”“英雄与大地”等主题,意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献礼。诗作以超常的想象和饱满的热情,使日常新闻和生活场景呈现出浓烈的色彩,给人以心灵震撼。
本书以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元稹、杜牧、刘禹锡、王昌龄、李贺等10人的经典古诗为创作基础,用现代诗的手法表达唐代诗人古诗的意境和历史背景,让读者穿越文学的时空,重品唐代经典古诗的韵味,体验现代诗歌手法的创新,以达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的目的。该诗集分为李白篇、杜甫篇、白居易篇、
本书稿系一部古体诗集,为中国诗学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科研平台重点项目。书稿对乾隆年间户部尚书曹文埴之子,曾任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上书房总师傅的曹振镛的诗作进行整理,选收其诗作二百余首。书稿中收录的诗作包括《苏斋批阅曹文正诗草》八十首、《话云轩咏史诗》二百首,另附录《曹振镛行述》及相关史料,对于研究曹振镛的生平经历、从
杨凤苞(1754—1816)字傅九,号秋室,别号萸沜、西园老人,浙江归安(今湖州)人,生于清乾隆十九年,卒于嘉庆二十一年,享年六十三岁。诸生,生性怪僻,终身不娶,早年以诗词闻名,有《西湖秋柳词》,名噪一时,为人传颂,人称“杨秋柳”,并与邢典、施国祁合称“南浔三先生”。凤苞之诗,初学李义山(李商隐),后出入朱彝尊、厉鹗之
本书精选了作者的150首诗歌,这些诗作在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背景下,以古人经典的文学形式,抒写了古人没有条件抵达的大千世界。本书更有价值的内容,是124位当代学者与读书人,以读诗随笔的创作形式展开各自对中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独到思考。随笔重点不在解读诗作本身,而在读诗引发的回忆、思考与感想,抒己之情,使100多篇读诗随笔
《续晚晴集》系旧体诗集,是作者第一部诗集《晚晴集》的续本。内容分故园情愫、塞上景明、大地吟草、感事抒怀、击壤心歌等五辑,以七言、七律居多,兼有五言、五律,计七百余首。个别诗作写有副题或题记,附有简注,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作为一位耄耋老人,其创作热情不减,数量可观。诗作系作者所写晚年生活,凸显了作者的思想感发、诗意人
本书共分“玄鸟归来”“先贤祠”“浓荫泽世”“望乡”“候鸟飞走了”“陌生”“背影”“普希金的国度”“鲜花的笑脸”九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