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边坡工程勘察;5.边坡稳定性评价;6.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土压力;7.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8.锚杆(索);9.锚杆(索)挡墙;10.岩石锚喷支护;11.重力式挡墙;12.悬臂式挡墙和扶壁式挡墙;13.桩板式挡墙;14.坡率法;15.坡面防
本书详细阐述了深中通道钢箱梁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全书共分10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钢箱梁智能制造总体规划,第3章聚焦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抗疲劳关键技术,第4~8章详细阐明了四线一系统建设情况,第9章介绍了钢箱梁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新技术,第10章为结论与展望。
本书针对钢结构设计中的诸多疑难问题,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本书是继《钢结构设计精讲精读》和《钢结构强制性条文和关键性条文精讲精读》之后,针对广大设计人员直接关注的问题所写的一本可以放在书架上的读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是研究一门功课的重要流程。你是否曾在钢结构设计时遇到复杂问题而不得其解?是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本书吸收已有建筑结构课程建设成果,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海绵城市、绿色建筑、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综合管廊、智能建筑、装配式建筑、数字建筑等新技术发展要求, 根据现行建筑结构相关规范进行编写。全书共10个单元,基本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基本概念、建筑结构设计方法、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以数字孪生、BIM、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催生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以智能化为导向的钢结构工程已经开始出现,相继运用各种先进信息化技术通过交叉融合来解决建造中的各类问题。通过总结数字孪生技术在国内外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应用的现状,借助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模拟法和构件概念模型法,对于数字孪生技
教材紧密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瞄准国家重大工程与大国重器,“新城建、新基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介绍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发展前沿,包括健康监测的研究现状、智能监测系统设计施工与维护、新型传感技术与装置、新型智慧检测技术与装置、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损伤识别方法、结构安全评估与预警等方面。本课程的学习,将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以降低能耗,实现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战略需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最大的不同在于构件拼接节点处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套筒灌浆连接是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主要连接方式之一,通过在金属套筒中插入单根带肋钢筋并注入灌浆料拌合物,待拌合物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功能与造型日趋复杂,对结构设计带来更大的挑战,熟练地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析成为结构工程师的必备技能之一。本书基于建筑领域通用分析与设计软件MidasGEN和土木领域仿真分析软件MidasFEANX软件,对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稳定性分析、温度应力分析、预应力结构分析、弹塑性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修订版,是在认真吸纳近年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共13章,包括力和受力图、平面力系的平衡、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与扭转、弯曲、组合变形、压杆稳定、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静定结构的位移、超
本书依托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经验,基于我国目前建筑产业发展背景与装配式建筑的建设需求,从创新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建造方法出发,提出了新的设计流程及思路。全书分为9章,分别为总则、发展策划、一体化协同设计、建筑设计、结构系统设计、外围护结构系统设计、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装修设计、创新与提高,总结和推广了